乐山大佛风景介绍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区以东3公里的凌云寺之侧,濒临岷江与大渡河、青衣江的汇流之处,背靠凌云山西壁,与乐山城区隔江相望。因为从属于凌云寺以及乐山古称嘉定,所以乐山大佛历史上也被叫做凌云大佛、嘉定大佛。
大佛建于唐代,据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记载,开元元年(713年),凌云寺的海通和尚见三江汇流处水流湍急,常令船只倾覆,便欲借佛力以减水势,于是募款兴建大佛。工程开工后不久就有官吏索要财物,海通为维护善款,甚至自挖一眼以明志。而由于工程浩大,未及佛像落成,海通便已去世,工程也因此而停工。直到贞元初年,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出巨资重新组织,才恢复了开凿,终于在贞元十九年(803年)建成,前后共历时九十载。
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造佛像,比第二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出18米。大佛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凿成,是一尊弥勒佛倚坐像,着双领下垂袈裟,双手置膝,足踏莲花。佛像本体高59.98米,头高14.7米、宽10米,目宽3.3米,鼻长5.6米,嘴宽3.3米,耳长7米,颈高3米,肩宽28米,体宽28.5米,中指长8.3米,脚长10.5米、宽9米。头顶有螺髻1021个,每个都有圆桌大小。耳中可站立二人,每只脚的脚背上都可容纳百余人。整个大佛比例匀称,面相端庄,姿态雍容,气魄雄伟。
佛旁的配龛内有护法二天王像,高约16米,宽约6米,身着战袍,手持法器。右侧有232磴的九曲栈道(俗称九道拐)。两边的山崖上还有许多历代题刻和石龛造像,多已风化,只有“西方极乐”和“三佛”两龛以及右侧的“大佛洗脚,乐山淹没”水文题刻保留较好。
乐山大佛的头部和身体部位都设有排水沟,迂回纵横,布局巧妙,不易发觉。这是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统,对大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大佛在建成时为彩绘金身,其外原覆盖有十三层的楼阁,名大像阁,宋代称天宁阁,明末毁于战火。此后佛像就一直处于露天之中,承受日晒雨淋。同时由于周边属湿润地区,凌云山山体的强度又不高,因此近年来大佛受风化较严重。1914年曾进行过维修,但民国期间,大佛也一度成为地方军队练习的炮靶,面部有所损伤。1984年起,各界开始了修复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2001年起,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拨出了数亿元专款开展对大佛的保护性维修工作。
乐山大佛的头顶与凌云山山顶平齐,足踏大江,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誉。凌云山与其南侧的乌尤山原本相连,秦代李冰为减水势而在山间凿渠隔开两山,因此乌尤山也称为离堆。近年来发现,从乐山城区的迎春门码头望去,两山的形态酷似一尊硕大的睡佛,其中乌尤山为佛首,凌云山为佛身,而乐山大佛恰好处在巨佛的心胸位置,正可寓意“心中有佛”。整个睡佛全长1400多米,眉眼清晰,仰面朝天,体态逼真。
凌云山中有“凌云九峰”,各峰历史上都建有寺院,但现仅存凌云寺。凌云寺位于大佛的北侧,又名大佛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六年(1667年)所建。寺周边有多处与苏轼相关的遗迹。寺右的灵宝峰上有一座十三层唐砖塔,形状颇似西安的小雁塔。此外,附近还有乌尤寺、麻浩崖墓等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