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xs7.tcsh.tcc.edu.tw/~s115185/Wai-pu.htm
自明治三十四年起(1 9 0 1),台湾总都府在北投、南投、苗栗先後提供陶业补助金,以推动台湾陶业工业化,同时日人亦在北投、花莲、苗栗设场厂。「大甲东陶业」因未有日资投入与政策影响,所以一直到光复後五十年代还保留最传统「福州式」的制陶原味 。
明治三十五年(1902 ),一个名叫林景洄的福州陶师来到「大甲东」,他除了具备制陶的各项技术之外,亦懂得经营之道。因此在「大甲东」盖了当地第一座窑厂--「内窑」为大甲东第一座窑厂,林可以说是「大甲东陶」的开山鼻祖。林景洄因为自己会砌窑,把窑厂转让出去可以获得一笔很大的利润。林把获得的资金又在庄外新盖一座蛇窑,有别於庄内的「内窑」,当地人称作「外窑」(外窑主人纪荣芳表示:蛇窑全长为82 台尺,烧一次窑三天三夜需要一万二千斤的木材燃料。)林於是把「内窑」转让给王潭经营(民国七年、1918 )名「丰荣陶器工厂」。之後又转手许天象,许又转手陈传枝经营。民国五十年左右陈传枝第二代陈日昇接手更名「一成陶器工厂」。今传至孙陈仕煌,转型为陶土原料的供应厂商。
由於早期民众生活水准较差,大甲东陶器产品,以一般日常用的陶器品为主特色以人工制造、外表粗糙坚硬、花样少变化、色泽较深且大部分印有「大甲东品」等字样标志。後来因日用品为塑胶品所取代,以及民众生活水准提高,促使陶器业者往高品质且多样化之陶艺方向发展。民国六十年代是陶业之转型期,陶艺品逐渐萌芽、变化大、产品花样多,主要产品为日用装饰品、外表有绘制图岸、文字及彩色颜料的应用、并间以机器加上人工手艺制品、产品较以往精致许多。民国七十年以後,停止生产民国六十年以前的水缸、钵、瓶、罐等大型器物,代之而起的是花盆及仿古装饰等陶艺品。花盆之品质越来越高级,并以生产精致之陶艺品为多外层釉光滑、色彩鲜明产品大小花样变化多。
自日据初期以来,大甲东一带,由於陶土优良,而衍生了当地陶器艺术的发展,不但带动了当时当地的经济活动,也因而繁荣了当地的社会民生。然而由於科技的发展,替带了陶器品,更由於生活水准的提高,陶器由生活上的需要,迈向生活上的艺术,陶器业者也须具有新潮的创意,更须不断的创新与突破,艺术品的生产也就应运而生了。
大甲东陶器虽曾经历过一段没落时期,但一些有心致力於传统文化发扬的人士,仍努力创新,制造赋予时代意义的陶艺品,不但改良陶土品质,顺应市场需要,制作高层次的陶艺品。一方面设备的现代化,一方面作企业化的经营,使得传统的陶艺更能发扬,这也是大甲东制陶的居民,所应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