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乾朗。2003。《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观察家事典」2。台北:远流。
- 李乾朗。2001。《精雕细琢:台湾庙宇装饰》。「传统艺术丛书」26。台北: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
- 财团法人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主编。2002。《菊岛人文之美:澎湖传统艺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
- 黄丽珍主编。2000。〈新观念别册:艋舺清水祖师庙修复侧记〉。《新观念》,138:97-110。
- 谢奇峰的峰情万种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cftnn-120458168。
黄金拥有极佳延展性和可塑性,一两纯金可锤成厚度为万分之一毫米、面积16.2平方公尺的金箔。将金箔贴覆在木雕或石雕上,成为尊贵的象徵。
在台湾,安金的技法常用於佛像、寺庙雕刻或法器。施作时,先在作品表面涂上胶油(安金油),待胶油即将全乾之际再贴上金箔纸,并用硬毛刷轻压以固定,最後再以软毛刷磨亮金箔,称为刷金。安金跟鎏金的做法不同,前者是以黏贴的方式把金箔纸上的金箔贴到木作或石雕上,後者则采化学合成的方式,将金子融入水银之後合成的金汞齐液体涂刷於铜器表面。
以寺庙大、小木作来说,安金与彩绘的工程密不可分。举凡需要彩绘的神龛、匾额、神像、字刻或雕刻,常运用一种局部的安金手法,名为「金枝玉叶法」,亦称「半金彩」。倘若整个木雕都安上金箔的话,则称为「全金彩」或俗名「不见红」。安上金箔的木雕,由於金箔隔绝了空气与湿气,寿命比一般只涂敷彩绘的木雕更为持久。
神像除了彩绘之外,通常也会安上金箔。安金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工艺,相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宋史?卷10?仁宗本纪二》也有为神像安金的记载:「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饰佛像」。
在台湾,安金用的的金箔纸主要有6种尺寸(四方):3寸6、寸8、寸5、寸2、9分、4分5。金箔的纯度可分5种(1号、2号、3号、4号、5号),称为「五毛色」。传统技艺中的安金,多半用99.99%纯度的「库金」,使作品看来金碧辉煌。
中文关键字: 安金箔 , 贴金 , 金箔 , 金箔纸 , 刷金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