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自相矛盾的意思 自相矛盾的典故

自相矛盾的意思 自相矛盾的典故
2011-04-05 02:06:45   来源:   点击:

     ◣自相矛盾的意思◥

    比喻言语或行事前後无法呼应,互相抵触。◎典出《韩非子.难一》。

     ◣自相矛盾的典故来源◥

    ◎1《韩非子.难一》楚1>人有鬻2>3>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4>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5>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说也。

    〔注解〕(1)楚:国名,周成王封熊绎於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为秦所灭。(2)鬻:音ㄩˋ,卖。(3)楯:音ㄕㄨㄣˇ,通「盾」。古代用来抵御敌人兵刃及保护自己的兵器。(4)陷:指刺入。(5)弗能应:无法回答。(6)两誉:尧、舜两人同时都得到最高的赞美。

    ◎2《韩非子.难势》客曰:「人有鬻矛与楯者,誉其楯之坚,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人应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自相矛盾是谁的典故 自相矛盾典故解析◥

    矛是攻击的兵器,而盾是用来防御兵器攻击的器具。在《韩非子.难一》中,举了一个故事说:有个楚国人在市集上卖矛和盾。刚开始时先是夸赞他的盾说:「我这面盾非常坚固,任何锋利的东西都刺不破它。」过了一会儿,又夸赞他的矛说:「我这只矛是最锋利的,没有什麽东西是它不能刺破的。」这时,有人紧接着问说:「如果用你的矛刺你的盾,那结果会是怎样呢?」这一问,让卖矛与盾的人无言以对。典源又见《韩非子.难势》。後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自相矛盾」,用来比喻言语或行事前後无法呼应,互相抵触。

    Zi Xiang Mao Dun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投鼠忌器的意思 投鼠忌器的典故
下一篇:趾高气扬的意思 趾高气扬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