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卑南地区在未有水利设施之前,土地荒芜,汉人移民与原住民混居拓垦,开筑小规模埤圳。卑南大圳历经多次更修,1905年,民众联名陈请扩建,由台湾总督府补助动工。当时因补助款过少,仅完成一简陋的圳路,灌溉面积7平方公里左右,且为单期作。1933年,台湾总督府为开发东部并配合移民政策,增加粮食生产,故由日本国库援款改建,1936年完工,灌溉受益面积大为增加且全部改成两期作。当时因卑南溪土质浮松,导致取水常遭困难,故於进水口处设有「岩湾」监工所,专门负责整建修复。
1969年卫欧拉台风破坏进水口,台湾省水利局第八工程处协助设计施工,於遭毁上游处设进水口,并以285公尺长的隧道连接原有圳渠,1971年6月竣工通水。
日治时期初属卑南圳公共埤圳,後历经「卑南水利组合」、「台东水利组合」,国民政府迁台後再历经台东农田水利协会、台东农田水利委员会,1956年改为台东农田水利会管理。
中文关键字: 台东农田水利会 , 卑南溪 , 台东平原
英文关键字Taitung Irrigation Association , Beinan River , Pingtung Plain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