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
2011-12-02 14:00:33   来源:   点击:

    民国时代台湾北部的省辖市级行政区,台湾重要的港口都市。除北临太平洋,其余皆被台北县包围,两县市的界线,西北部主要是玛锁山—友蚋山的棱线,西南侧为友蚋山─姜子寮山的棱线,东侧为姜子寮山—月眉山的棱线。附属岛屿包括和平岛、桶盘屿、中山仔屿、基隆屿、彭佳屿、花瓶屿、棉花屿。下辖7个行政区,市府设在中正区。面积约130平方公里,人口约39万人(2007年12月)。

    基隆市的行政区名最早出现在1924年(大正13年),台湾总督府以原有的基隆街,改制为基隆市,属台北州的州辖市,辖境相当於现在基隆市扣除七堵、暖暖等区的范围。现今的行政区范围为1947年确定。7个行政区分别是中正、信义、仁爱、中山、安乐、暖暖与七堵区,其中以七堵区面积最大,达56平方公里,仁爱区面积最小,仅4平方公里。

    地势呈现四周高、东北低的特色。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沿海呈现谷湾式海岸,最高峰姜子寮山标高仅729公尺;由於丘陵多含煤层,昔日曾有煤矿的开采。本市主要属於基隆河水系,基隆河从南方流经,呈现两岸多河阶的河谷地形;沿海则为独流入海的水系,包括田寮港、石硬港、牛稠港等,呈现较平坦的冲积平原地形。

    气候属於副热带季风气候,冬凉夏热、四季有雨。年均温22.4℃,7月月均温最高,达到29℃,1、2月均温最低,亦有15.8℃;年降雨量3,755毫米,比台北市多1,000毫米以上,平均相对湿度80%,降水日数206日,占全年56.44%,尤其11月至隔年3月,受东北季风影响,每月雨日皆超过20天以上,素有雨港之称。

    主要族群包括闽南、客家民系与1949年以後自中国来台的新住民,与原住民族等;其中原住民族以阿美族人最多,主要居住在中正区,大都是1960年代以後陆续迁入基隆市,从事与渔业相关的产业活动。

    产业发展以三级产业为主。在第一级产业方面的发展,本市多丘陵,耕地有限,农业生产几乎集中在外围的七堵区,如甘薯、蔬菜、果树的种植,此外安乐区也有少许的落花生种植。渔业生产以远洋渔业与近海渔业最为重要,基隆市共有望海巷、长潭里、八斗子、碧砂、外木山、大武仑澳底、正滨7处渔港。牧业生产中,以猪只、鸡只饲养为主,主要分布在七堵区。

    第二级产业方面,本市面积较小,工业发展有限。其中以电子零件、电脑、电力机械制品业较显着,主要集中在七堵区;其次为食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安乐、七堵、中正区;接着是机械设备制造修配业,主要集中在七堵、安乐区。目前经济部在本市的安乐区,设有大武仑工业区1处。

    第三级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港区四周的中正、仁爱、信义区。在商业登记方面,以批发零售业最为显着,其次为运输、仓储与通信业,接着为营造业。而公司登记方面,以批发零售业最多,其次为营造业,接着为运输、仓储与通信业。与其他县市比较时,本市的运输、仓储与通信业的发展,明显较为发达,与本市为一港口都市,货物出入境频繁有密切关联。

    主要的中心商业区为仁爱区。市内公路路网大致以仁爱区做为重要的交通节点,其中往安乐区以省道台二号为主;往中正、信义区亦以省道台二号为主;往七堵、暖暖区则以省道台五号、台二号丁线为主。基隆市因设有基隆港,故本身也是台湾重要的交通节点所在,共有国道一号、三号高速公路,西部纵贯线铁路、宜兰线铁路与台湾岛内各县市相联结;另以海运与台湾的离岛县份相联结。

    中文关键字: 中正区 , 基隆河 , 三级产业 , 电子零件 , 电脑电力机械制品业

    英文关键字Jhong-jheng District , Keelung River , Tertiary sector of the economy , Electronic Parts and Components , Computers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参考资料

    1.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都市及住宅发展处编。2007。《都市及区域发展统计汇编:中华民国九十六年》。台北:经建会都市及住宅发展处。
    2. 基隆市政府编。2007。《基隆市统计要览:民国九十五年》。基隆:基隆市政府。
    3. 廖秋娥等。1996。《台湾地名辞书(卷十七):基隆市》。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4. 王仁君总编辑。1988。《基隆乡土文物专辑》。基隆:基隆市政府。
    5. 林朝棨。1957。〈台湾地形〉。收於《台湾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册地形》。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6. 基隆市政府全球资讯网。http://www.klcg.gov.tw。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地面水
下一篇:圳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