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建夫。2001。《台湾的山脉》。「台湾地理百科」5。台北:远足文化。
- 林烟庭。1996。《台湾高山湖泊导游2》。「国民旅游登山丛书」2。台北:国民旅游。
- 王鑫。1980。《台湾的地形景观》。「台湾自然大系」2。台北:渡假。
- 连锋宗。2007。《台湾百岳全集》。台北:上河文化。
- 吴姝嫱。2001。 《赛夏族民间故事研究》。硕士论文,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刘桓吉 俞铮皞 杨金臻。2004。《岩石的故事》。雪霸国家公园管理处。
- 中华民国山岳协会。http://www.mountaineering.org.tw。
- 农委会林务局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料库。http://ngis.zo.ntu.edu.tw/index1.htm。
- 雪霸国家公园。http://www.spnp.gov.tw。
- 陈春钦。1966。〈向天湖赛夏族的故事〉《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21:157-192。
大霸尖山是泰雅族的圣山,也是赛夏族传说中的祖先发祥地。泰雅族人称为Babo Papak,Babo是山,Papak是双耳朵,意为双耳岳(另一耳为小霸尖山)。因外形远望如酒桶,《淡水厅志》(1871年)称作熬酒桶山。《台湾舆图并说》(1880年)淡水县地图中首见大霸尖山之名。另外,赛夏族传说过去曾发生大洪水,仅存一对大妻在大霸尖山,之後繁衍成今日的赛夏族人。
孤立的外形和岩性、地质构造及差异侵蚀有关。大霸尖山出露之岩层主体为变质砂岩或称为石英砂岩,霸基为变质泥质沉积岩之板岩或硬页岩。因为岩层位於雪霸背斜构造的轴部位置,呈现近水平的砂页岩互层排列。加上节理发达,地表水容易随节理下渗,平时加速风化作用,冬季结冰时产生冻融作用,造成岩块崩裂,沿节理侵蚀作用逐渐扩展发育,遂形成上狭下宽的垒状地形。
由大霸尖山往雪山之途径,登山界称雪霸线或圣棱线。此段岩石主要由变质泥质岩之板岩、硬页岩与变质砂质沉积岩之变质砂岩、石英岩组成,沿线多悬崖峭壁,攀登行走不易,但也因为地形起伏崎岖,景观巍峨壮丽,成为雪山山脉最富盛名的纵走路线。
中文关键字: 雪山山脉 , 雪霸国家公园 , 圣棱线
英文关键字Syue Mountain , Shei-Pa National Park , Holy Ridgeline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