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沿革
1684年属於诸罗县,1762年诸罗县诸罗山保,1787年嘉义县嘉义保,1821年嘉义县嘉义西保,1875年嘉义县嘉义西保西门外街、新店尾街、石路仔街,1904年2月嘉义厅嘉义西堡嘉义街西门外,1909年12月嘉义厅嘉义区嘉义街西门外,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嘉义街嘉义(大字)西门外(小字),1930年台南州嘉义市嘉义(大字)西门外(小字),1932年台南州嘉义市西门町、东门町、新富町、南门町,1946年1月嘉义市大业里、一德里、中庸里、巽山里、思明里,1951年11月29日嘉义县嘉义市大业里、一德里、中庸里、巽山里、思明里,1953年大业里(并一德里)、中庸里(并巽山里)、府路里(并思明里),1982年7月1日嘉义市大业里、中庸里、府路里,1990年10月6日嘉义市西区大业里、中庸里、东区府路里,2010年2月1日嘉义市西区文化里,由中庸里、大业里及东区府路里(文化路以西部份)组成。
文化里里名因里境内有文化路(与东区为界),故称之。清代时属於嘉义城外的西门外街、新店尾街、石路仔街,1896年人口调查时新店尾街有198户804人,石路仔街70户352人,1904年并入嘉义街西门外。(1946-1953年的文化里现属导明里)。
府路里(1946-2010),因里内於清代时有府路巷取名,於1932年属元町、西门町,民国35年编为府路里、邮政里、思明里,民国42年合并为府路里,民国99年并入文化里及东区中央里、过沟里。
大业里(1946-2010),1932年属西门町、东门町,民国35年编为大业里、一德里,民国42年合并为大业里,民国99年并入文化里。
中庸里(1946-2010),1932年属南门町、新富町,民国35年编为中庸里、巽山里,民国42年合并为中庸里,民国99年并入文化里。
二、地理环境
文化里是以文化路、垂杨路、忠义街、中山路为周界所形成的行政区域。里处於嘉市商业精华区,为本市之主要消费商圈。并有嘉义市政府交通处、地政事务所、及劳保局嘉义办事处设於西市场大楼。商场有西市场、中央第一商场、中央第二商场、文化夜市。
三、社区发展
文化里,(一)大业地区,位於里的北段,清代时西门外街、新店尾街、石路仔街的所在。北靠中央喷水池,喷水鸡肉饭最有名,是嘉义鸡肉饭的启始(2011年办嘉义鸡肉饭节),文化路旁大都是皮鞋店,中山路旁多银楼势。市政府并在国华街东侧设有中央第一商场和第二商场,主为服饰业批发商店。(二)府路地区,位於里的中段,为清代府路巷所在,区内有摸乳巷(国华街136巷)、朝天宫、陈澄波旧宅、砖仔埕(兰井街208巷)。(三)中庸地区,位於里的南段,大部地区为邮局、电信局和台银的员工宿舍。
四、文化资产
朝天宫,主祀天上圣母,清康熙十六年(1677)在嘉义城南建庙,初称为温陵妈祖庙,乾隆二十五年(1760)迁至西门内水涵口,光绪三十二年(1906)迁建於现址,1954年改为朝天宫,1978年重建完工。
关厢境庙,主祀福德正神、三恩主(文衡圣帝、孚佑帝君、司命真君)、文武财神,建於明永历18年(1664年),清嘉庆5年(1800)扩建,咸丰6年(1856)改建,1906年大地震时震垮再重建,1940年後废庙,,1946年重建,1964年大地震时复毁,乃移建现址,1975重建完工。
五、风景休闲
文化路夜市,1959年开放设摊,1995年被选为嘉义新八景,2010年入围台湾十大夜市,并获评为最具特色老店夜市。位於嘉义市中山路中央喷水池以南、垂杨路以北的文化路段,夜市划分为服饰、小吃与水果摊三个区域,以台湾小吃最为着名,包括鸡肉饭、砂锅鱼头、粿仔汤、米糕、海产粥、蚵仔煎及生炒鸭肉粳等。许多小吃已发展出具历史渊源及地方特色的风格。
六、交通设施
文化里的交通要道,(一)东西向有中山路、中正路、光彩街、兰井街、延平街、民族路、康乐街、垂杨路。(二)南北向有文化路、国华街、忠义街。(三)文化路,北抵华兴桥,经本里东侧,南抵垂杨路连接民生南路。(四)中山路,东抵启明路,经本里北侧,西抵嘉雄陆桥。
中文关键字: 西门外街 , 新店尾街 , 石路仔街 , 温陵妈祖庙 , 文化路夜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