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处於温暖多雨地带,自然环境有利於植物生育并形成各种群落型:(一)寒原,仅有匍匐性灌木群;(二)森林带,海拔3,000-3,500公尺为森林限界;(三)热带疏林,低海拔岛屿及海边植被。森林带再依海拔高低(3,000-0公尺)区分为亚高山地针叶树林、冷温带山地针叶树林、温暖带山地针叶树林、暖温带阔叶雨林、热带阔叶雨林、海岸林等六群系。
森林群落另称「林分」,其构成有:(一)立木,为形成森林所有乔木的总称;(二)幼树或生长落後的幼小乔木;(三)下木,为林下灌木或天然小乔木;(四)地被物,为贴地生长的苔藓、地衣、真菌、草本植物、半灌木或小灌丛;(五)层外植物,为林内生长而无固定层次的植物,如攀缘、藤本、寄生或附生植物等;(六)林内尚有各种野生植物或微生物,与各种植物成分结合为森林生物群落;(七)原野地,为森林周边或林内较大面积空隙地,经纳入森林经营与自然保育体系的非林地;(八)森林与邻接原野地,合称为林野地。
森林特质包括:(一)树木寿命特长,但森林衰退期中林木生长缓慢而对碳吸存(光合作用)变弱;林火可缩短林木生命周期并补回林地养分,火後新生代林木能加速生长、加强对碳吸存力;(二)森林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结合生物与无生物──生物类包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种类繁多,无生物界则永恒发挥光热风火水土等功能;因森林面积广大占全地球陆域面积22%,其作用效力硕大;(三)森林生产力高强,做为绿色植物的第一性生产力超越地球陆域任何其他生态系统;其固定太阳能的力量最大,森林生态系拥有生物量(biomass)为168×1010吨,超过全球陆域总生物量的90%;(四)森林再生更新性最强,竞争力高,森林进行天然或人工更新能迅速恢复在植被中优势地位;(五)森林为庞大的基因库(gene pool),地球陆域大部分生物成长或栖息於森林,汇集并保存巨量物种,对培育、繁殖物种或创造新物种,具最重大意义或价值。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於1989-1993年第三度进行台湾森林资源及土地利用的航测调查,据统计:台湾全省(含澎湖县12,700公顷)土地总面积约3,600,000公顷(100%),其中林地2,102,400公顷(58.4%),原野地210,000公顷(5.8%),合计林野面积2,312,400公顷(64.2%)。林木蓄积量合计358,744,000立方公尺(100%),其中针叶树176,275,000立方公尺(49%),阔叶树182,469,000立方公尺(51%)。
台湾陆生哺乳动物约80种,以海拔1,000-2,500公尺种类居多,栖息地主为阔叶树林及针阔叶混淆林,灌丛及针叶树林次之。鸟类约460种,以海拔2,000公尺向低出现种类为多,栖息地主为阔叶树林及针阔混淆林,灌丛及裸露地居次。淡水鱼全台约150种,其中29种为特有种。爬虫类含蛇类45种、蜥蜴类31种、鳖龟类5种;两栖类之无尾类(青蛙、蟾蜍)共30种,有尾类(山椒鱼)5种;已命名的昆虫约20,000种,包括蝴蝶420种。
中文关键字: 森林资源调查 , 林地 , 生物群落
英文关键字forest inventory , forest land , biological community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