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家驹。1991。〈加工出口区〉。收於《台湾经济四十年》。「天下经典系列」2。高希均、李诚编。台北:天下文化。
- 赵建雄。1997。《高雄县产业:工业篇》。「高雄县文献丛书系列」13。高雄:高雄县政府。
- 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http://www.epza.gov.tw/index_redir.jsp?。
1966年高雄加工区成功吸引外资进入台湾,仅2年余即超越原订计画目标,区内呈现饱和状态,促成1968年继续筹建楠梓加工出口区及台中加工出口区。1990年代中期之後,随着劳工、土地成本上涨,台湾的投资环境恶化,劳力密集产业快速外移,楠梓加工出口区同样面临转型的问题。然因园区发展已饱和,土地出租率达100%,造成区内厂商无法扩大营运规模或区外厂商无法进驻之窘境。2004年高雄市政府都市发展局以放宽容积总量管制方式来增加楼地板面积,以便满足园区内重点发展之产业(以具竞争之BGA、CSP等产品为主,并扩增高附加价值之模组载板、LCD面板、软硬体复合板)对於厂房用地需求。但受限於台湾整体经济环境的限制,成效不显,改朝向多附加价值园区或科技园区转型发展。
中文关键字: 加工出口区 , 劳力密集产业 , 工业区
英文关键字export processing zone ,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 industrial district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