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
2011-12-02 14:12:58   来源:   点击:

    河流从垂直或近垂直的崖坡上坠流而下的地形景观。主要成因是岩层软硬与地质构造上的差异,在内营力(如地壳变动)与外营力(差异侵蚀)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台湾是一个多山的岛屿,又因地壳活动频繁,地质状况变化多端。地表溪流在上游地区的发育十分旺盛,因此在河床上常见到瀑布、急湍等河流下切的现象。常见的瀑布主要有悬谷式瀑布、帘幕型瀑布等。

    悬谷式瀑布最常出现在河流主流与支流交会的地方,由於主流的流量远较支流大,因此主流河床侵蚀下切的速度也远较支流大,主、支流相交的地点,如果近支流的一方有坚硬岩盘出现,那麽就易造成瀑布;如果并无坚硬岩盘,则在主、支流相会的地方常见到冲积扇的堆积,且支流的坡度一定远较主流大。桃园县复兴乡的小乌来瀑布即为此种类的瀑布。

    帘幕型瀑布最常分布在河道上,与支流无关。这类瀑布发育的环境是河床跨越软硬不同的岩层。由於硬岩抗蚀力量远大於软岩,因此软岩被下切的速度快,长久的差异侵蚀有助於瀑布、急湍的形成。岩层接近水平,或是微微向河流上游倾斜的状况下,瀑布更容易发育。基隆河的上游具备了这样的环境,因此在台北县三貂岭到十分寮一带常见此类瀑布。较着名的有十分瀑布及岭下瀑布(又称岭脚瀑布),其中,十分瀑布为台湾宽度最广的帘幕型瀑布。

    中文关键字: 悬谷式瀑布 , 帘幕型瀑布 , 十分瀑布

    英文关键字hanging distributary waterfall , curtain like waterfall , Shifen Waterfall

    参考资料

    1. 林朝棨。1957。〈台湾地形〉。收於《台湾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册地形》。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 王鑫。1980。《台湾的地形景观》。台北:渡假。
    3. 徐美玲。2008。《台湾的地形》。台北:远足文化。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乌溪
下一篇:泷溪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