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溪南等编,《白河镇志》,白河乡公所,1998。
- 黄文博,《南瀛地名志》,新营:台南县文化局,1998。
- 林圣钦等撰述,《台湾地名辞书卷七:台南县》,南投市:国史馆台湾文献馆,2002。
白水溪教会为台南县白河镇最早兴建的教会,系甘为霖牧师於同治13年(1874)创建,但竣工之後,却为斗六都司吴志高所毁,当天甘为霖牧师连夜前往嘉义县城告官,事後透过领事与官方交涉,由吴志高赔偿100元并新建岩前教会和解。并因此有了「火烧白水溪,起岩前来赔」之俗谚。
清光绪3年(1877)年5月间教士会议决把圣堂移驻岩前,信徒就前往岩前礼拜。迨至民国42年本地区信徒为礼拜方便提议分设白水溪福音堂,适时台湾设教100周年教会倍加运动,并於民国43年8月1日岩前教会正式准白水溪分设支会,当时以较简陋材料建筑圣殿,後因遇地震倒塌,在民国55年重建现代式钢筋砖造的新圣殿,於同年6月12日献堂迄今。也因为在历任诸位牧师的努力传教後,平埔族的太祖信仰逐渐消失,居民改信基督教。
目前白水溪庄有40多户住家,150人左右,最大是潘姓,其次是沈姓,此外,尚有李、洪、陈、卓诸姓,但皆没过半数。相对於各地平埔族文化复振运动的兴起,该地居民对齐族群的认同不大,不仅不承认属於平埔的血缘,更厌恶被人视为平埔族,村民自我防护心理依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