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添福主纂,《台湾地名辞书卷八:嘉义县》,台北:国史馆台湾文献馆,2008年。
- 陈文尚、陈美铃等编,《嘉义县志-地理志》 嘉义:嘉义县政府,2009年。
一、地方沿革
1762年属於诸罗县打猫东保,1875年嘉义县打猫东上保三块厝庄、堀尾庄、竹围仔庄、土地公前庄,1901年嘉义厅打猫支厅大莆林区打猫东顶堡沟背庄、内林庄,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大林庄沟背(大字)三块厝、堀尾(小字),内林(大字)竹围子(小字),1943年台南州嘉义郡大林街沟背、内林,1946年成立大林镇义和里。
义和里,系由原三块厝、土地公前、堀尾及竹围仔合并组成。清雍正年间汀州永定县江姓族人到此开垦。至1898年,依《嘉义管内采访册》所记载,三块厝庄四十九户、百九十三丁口,竹围仔庄十六户、八十四丁口,堀尾庄二十二户、八十四丁口,土地公前庄十三户、六十六丁口。1901年後将原竹围仔庄并入内林庄,三块厝庄、堀尾庄、土地公前庄并入沟背庄。民国35年将四个聚落合设义和里。现有聚落,三块厝、堀尾、竹围子、土地公前。
二、地理环境
义和里位处大林街与内林之间,地属於平原地带,丰沃的土壤及早期开发的水利设施,提供良好的农业发展,居民世代过着农耕生活,农田灌溉系统大部分引自内林圳北段,耕地类型如同大林镇的广大农地,兼有水田及旱田。
三、聚落分布
土地公前,位於义和里东北部,因位处土地公庙(现沟背里金林寺,原是土地公庙,恭奉福德正神,庙身坐北向南)的南方而称之。清雍正年间福建汀州府永定县高头乡的江若添,偕子侄渡台入垦,1925年(道光五年)江岸中由嘉义山子顶王田观音庵迎来观音佛祖,奉祀於土地公庙,後兴建新莲庵观音坛,1906年梅山大地震倒塌後经重建,1920年再重建,改名为金林寺。现居民多属江若添後裔。行政区域属第一邻、二邻。
三块厝,位於义和里西北部,清雍正年间,福建汀州府永定县头乡人江宗阳等先民入垦居,因原仅三户,繁衍成族,而称之三块厝。三块厝於光绪年间巳设庄,至1901年,并入沟背庄。聚落中原有江姓东山房及南山房公厅,奉祀渡台以来历代先祖,东山房公厅今保留。居民以江姓为主,张姓次之,行政区域属义和里第五邻至第七邻。
堀尾,因位於堀尾埤的北岸而称之。光绪年间巳设有堀尾庄,1916年时内林庄简德旺等迁移至此,耕作农田。现居民以简姓为多,张姓次之,从事农作为主。行政区域属义和里第四邻。
竹围仔,位於堀尾沟南岸,因处於周围遍植刺竹为墙的地方而称之。清道光年间,福建漳州南靖县人简永道拓垦於此,光绪年间设有竹围仔庄。1901年後并入内林庄,1946年与三块厝、堀尾、土地公前合为同一里。竹围仔隔着堀尾沟与北岸的堀尾相望,皆同属义和里第四邻。
四、文化资产
隆天宫,位於义和里三块厝,建於1972年,重建於1983年,主祀供奉雷府千岁。宫前的龙柱,刻画细腻。庙前有一口百年古井,甘甜井水、无比清澈,是当地居民的饮水泉源。
五、交通设施
义和里的交通要道,(一)乡道嘉98线,由排路里水汴头(连接县道162),经本里,至大美里大埔美(再连接县道162)。(二)乡道嘉99线,由三角里北势,经本里,至平林里溪心仔。(三)乡道嘉101线,由三角里北势(连接嘉100线),经由本里,至中坑里沙仑(连接嘉104线)。
中文关键字: 三块厝 , 堀尾 , 竹围子 , 土地公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