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政府建设局暨主计处。〈中华民国94年台北内湖科技园区暨南港软体工业园区厂商调查分析报告〉。 台北市工商服务网。「园区厂商调查分析报告」。2008年10月30日读取。http://210.71.186.211/cgi-bin/big5/ibs2005/ae09?time=16:47:31&qctrl=&q1=v2&q2=ibs2005&q22=2&q10=1。
1987年在台北内湖六期重划区内设置的内湖轻工业区,1995年为容纳当时3,700多家违章工厂及不合分区使用之合法工厂,采市地重划方式整体开发完成,占地约150公顷,属都市内的工业用地,但使用率一直很低。2002年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将其「更名」为科技园区,希望能将轻工业区转型为高科技产业园区,才促成此工业区的快速发展。隶属台北市府建设局一科下设的服务中心管理,如果厂商需要任何协助,就由服务中心与市政府各局处协调。2007年又将范围扩大至包括基隆河截湾取直新生地的基隆河大湾南段工业区及内湖第五期重划区内的北势湖工业区,扩大产业发展腹地为542公顷的「大内湖科技园区」。
园区土地多为私有土地,欠缺一般由政府主导开发之工业区的整体规画,软硬体建设都是厂商自行负担。根据2005年年中调查,园区内近80%是批发及零售业、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运输仓储以及通信业等服务业部门厂商,包括一些大型科技厂商总部。园区内约65%的企业是员工人数小於20人的小型企业,规模较大之企业(员工人数达90人以上者),仅占7.6%。
因为是都市内工业用地,土地利用亦受都市计画的限制,轻工业区限定进驻厂商为汽车修理、印刷、纺织、食品等制造业。在台湾整体经营环境之下,这些产业面临中国或东南亚等地业者的竞争,许多都已不具比较利益,市政府只能透过公告核心产业、次核心产业等方式来让某些原先不能进驻工业区的产业(如企业总部、电信、资讯、电子、生技、创投与餐饮等产业进驻)得以进驻。
中文关键字: 内湖轻工业区 , 工业区 , 工业用地
英文关键字Neihu Light Industry , industrial district , industrial land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