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国川、林圣钦纂修。2000。《台东县史:产业篇》。台东:县政府。
- 林玉茹等纂修。1999。《台东县史:地理篇》。台东:县政府。
- 孟祥瀚。1997。《台东县史:开拓篇》。台东:县政府。
- 夏黎明等。1999。《台湾地名辞书卷三:台东县》。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 陈正祥。1961。《台湾地志下册》。「敷明产业地理研究所研究报告」94。台北:敷明产业地理研究所。
1887年台湾建省时,在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建请下,将「後山」设为「台东直隶州」,「台东」一名始见於文献,并成为通称。1895年(明治28年)台湾总督府将原台东直隶州改设台东支厅,隶属台南县;1897年设台东厅,厅治设於卑南(今台东市);1909年台湾东部北半段另外设置花莲港厅,台东厅范围确立。1897-1909年的台东厅包括整个台湾东部(今花莲县和台东县),及火烧岛(今绿岛)、红头屿(今兰屿)两个离岛。由於台湾东部是台湾总督府移殖日本农民的主要地区,在各项「殖产兴利」殖民政策下,积极开发与经营。1909年台湾总督府「移民收容适地调查」完成之前,已有日本农人移入台湾,1895-1906年为放任移民时代,1906-1908年开始私营移民奖励时代。1899年日资企业「贺田组」申请开垦卑南等地39.3平方公里(4,048甲)的土地,但直至1907年(明治40年),仅加路兰原野垦成约0.97平方公里(100甲)的旱园,其他若非充作牧场,就是任其抛荒。1909年以後进入官营移民时代,同时台东厅北半部析出成立花莲港厅。在此日治初期,台湾东部各项建设尚未正式展开,根据1905年第一次国势调查资料显示,台东厅人口49,223人,生番占73.29%,熟番占12.12%,汉人占13.07%,日本人占1.47%。1909年析出花莲港厅,台东厅27,045人,花莲港厅26,159人。
1909-1910年「移民收容适地调查」後, 台东厅115.26平方公里(11,883.19甲)原野地被规画为官营移民适地。但因1911年发生阿美族反抗日警欺压的「成广澳事件」,使台东厅官营土地开发事业中止,直到1937年(昭和12年)才恢复官营移民事业,於台东平原卑南大圳灌溉区上设置敷岛村。因之,台东厅下的土地开拓与移民事业皆以私营会社为主力进行。
1913年(大正2年)「台东制糖株式会社」、1921年「台东开拓株式会社」、1936年「台湾拓殖株式会社」,及其他私营会社,都是台东厅土地开拓的主力,使台东厅土地经营事业呈现有次序的空间分布:低平的河谷平原与海岸平原为原住民或汉人所经营,稍高处的冲积扇与河阶地则是「台东拓殖株式会社」所开拓,更高处的山坡地则是如台拓、台湾农工、杉原、木村、东台湾等私营会社所开发,最高处的山林地则由台东山林事务所管理。
此外,日治时期的各项交通及基础建设,也在台湾总督府之经济目的下积极展开,包括台东线铁道(1910-1926年)、台东港筑港开工(1919年)、新港道路(台东─新港)(1927年)、台北-东部长途电话接通(1928年)、新港渔港(1930-1932年)、花东公路(1930-1933年)、台东大桥(1934年)及台东-枫港道(1939年)等。
结果,台东厅人口快速增加,1909年27,045人,1943年增至101,747人,成长指数达376(高於全台人口成长指数208),日本人7,722人(7.6%)、本岛人(汉人及原住民)92,915人(91.3%)、外国人1,110人(1.1%)。在聚落方面,台东街、关山庄(今台东关山)、新港庄(今台东成功)分别发展为台东平原、纵谷、及海岸最重要的市街,而且日治後期,随着土地的开拓与交通建设的发展,海岸山脉以东的沿海一带,及以西的纵谷地区,人口成长幅度皆超过台东平原。
中文关键字: 台东 , 日本农业移民 , 土地拓垦 , 私营会社
英文关键字Taitung , Japanese agricultural immigrant , Plantation , private company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