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地理知识 > 台北盆地

台北盆地
2011-12-02 14:18:30   来源:   点击:

    台湾北部张裂陷落的构造盆地。周长约70公里,以高度低於20公尺计算,面积约243平方公里。盆地面大致低平,形状略呈三角形,西北顶点位处关渡,东北角为南港,西南角为回龙。盆地东北角有基隆河,中点附近有新店溪和西南角的大汉溪,三河流於盆地内汇合成为淡水河,向西北由关渡附近出盆地,於淡水附近入海。

    盆地四周为山地丘陵环绕,北倚大屯火山群,西邻林口台地,东南边是雪山山脉山麓丘陵。盆地面大致低平,东南稍高西北较低。内有3条主要断层通过,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别为北边的山脚断层、盆地中心的崁脚断层与南边的台北断层。地层年代由老至新分别为具海相化石的五指山层、含煤的木山层、海相化石的大寮层、含煤的石底层、海相化石的南港层、含煤的南庄层及海相化石的桂竹林层。

    盆地约280万年至30万年前大屯火山群间续喷发,於盆地北部形成火山地形,出现盆地雏型。约40万年前,山脚断层张裂陷落,林口抬升为台地,台北陷落成较大规模之盆地。约20万年前,大屯火山群熔岩流於关渡阻断古淡水河入海口,将台北盆地堰塞成湖,盆地底有湖相的泥质堆积物。约2万-6万年间,盆地西南的古石门溪於石门转向流入台北盆地,为今日之大汉溪并与新店溪、基隆河汇集,大量沉积物使盆地愈趋平坦。约3万年前,因断层活动或海水面下降,古淡水河切穿关渡再度出海。西元前4,000年前,全新世海进使海水倒灌,台北盆地成为半咸水湖。1694年(康熙33年)盆地发生大地震,部分地区陷落达5公尺,海水再度由关渡进入,淹没盆地西北部,形成「康熙台北湖」,之後随着沉积物堆积,湖水逐渐排出盆地形成现貌。

    西元前5,000年前,淡水河流域出现八里大坌坑新石器文化,特徵为手制绳纹陶器。西元前3,000-前500年,南岛语系民族移入,台北盆地主要是平埔族雷朗(Luilang)族和凯达格兰(Ketagalan)族。西元前2,500-前1,500年,以圆山文化与芝山文化为代表,特徵为大量使用石器骨角器成为贝塚。西元3-16世纪,八里十三行文化以铁器为生产工具,进入金属器时代。汉族到18世纪时才迁入。

    中文关键字: 构造盆地 , 台北湖 , 淡水河

    英文关键字Tectonic basin , Taipei lake , Dan-shui river

    参考资料

    1. 李锦发、林朝宗、赖典章等。1999。〈台北盆地成因之探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特刊》,11:207-226。
    2. 林朝棨。1957。〈台湾地形〉。收於《台湾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册地形》。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3. 陈正祥。1993。《台湾地志中册》,803。台北:南天。
    4.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1987。《台北市志卷二自然志?地理篇》,1-33。台北:该会。
    5. 台湾地质知识服务网。http://twgeoref.moeacgs.gov.tw。
    6. 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整合查询」。http://datawarehouse.moeacgs.gov.tw/Geo2006/MainPage.htm。

    延伸阅读

    1. 省立博物馆。1999。《台北盆地前世今生专辑》。「台湾博物」61。台北:省立博物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台南县曾文溪口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
下一篇:台湾中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