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初,台湾农业部门的种子公司即因农业劳动力价格高涨,外移到东南亚地区。受到政府严格的管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至19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的对外直接投资非常有限,1952-1987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3.7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成长,始於1980年代後期,伴随台湾劳力密集型产业的外移,对外直接投资才逐年提高。囿於台湾自1997年之後锁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官方统计一直偏低,但根据2002年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对中国投资补登记显示,1998-2002年对中国投资的未报金额高达184.8亿美元。
1990年代中期之後,台湾的产业全球化速度及程度发展快速,以资讯电子产业为例,1995年台湾资讯硬体产品尚有70%以上在台湾生产,但为争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几乎所有的资讯硬体产品都开始陆续移居海外。2004年资讯硬体产品在台湾生产的比重已不足10%。1952-2000年所有对外直接投资中,电子业即占21%,仅次於金融保险业的25%。不仅劳力密集的产品都已外移到更具竞争力的地方进行生产,并且是以「产业群聚」的模式渐次移出台湾,此种因生存竞争而外移的动力和其他国家以扩增市场版图的外移动力非常不同。因此,随着生产据点向全球各地扩张,台湾资讯厂商的海外投资持续增加,同时海外产值亦维持较高的成长率,台湾在全球制造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并未因此而减少。
台湾厂商与全球各国品牌大厂合作多年累积的关系与默契,使台湾厂商成为连结各国大厂与中国生产者的关键连结者,因此台湾厂商的全球布局比较集中在对中国的投资,也有30%的厂商对美国投资。快速的海外投资,让台湾企业在海外募资的金额在2002年高居亚洲各国之上,占全亚洲筹资总额的2//3。
据经济部2007年调查,台湾制造业者海外事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比率占82.15%,其次为美国占16.44%;东协六国所占比率则由2001年的27.59%大幅降至21.98%。多数企业的营运及投资重心仍在台湾──2006年海外营业额占国内外事业营业总额50%以上之业者仅31.70%,50%以下的家数达68.30%。且 2001-2006年制造者海外事业营业额占国内外事业营业总额50%以下之比率约64-71%,显示多数企业的营业重心仍在台湾。
中文关键字: 产业外移 , 全球化 , 海外投资
英文关键字outward industry , globalization , foreign investment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