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沿革
1684年诸罗县草地尾,1762年诸罗县诸罗山保,1787年嘉义县嘉义保,1821年嘉义县嘉义西保,1862嘉义县嘉义西保草地尾庄,1904年嘉义厅嘉义西堡下路头庄,1909年嘉义厅山仔顶区下路头庄,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嘉义街下路头(大字),1930年1月20日台南州嘉义市下路头(大字),1932年1月1日台南州嘉义市堀川町、下路头(大字),1946年1月嘉义市芳草里,1951年11月29日嘉义县嘉义市芳草里,1982年7月1日嘉义市芳草里,1989年芳草里分出芳安里,1990年10月6日嘉义市东区芳草里,2010年2月1日嘉义市东区芳草里,由芳草里(部分)、短竹里(部分)组成。
芳草里里名由来系因为本里清代时有草地尾庄,取首字而命名之。芳草如君子,「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楚辞》);芳草即香草,如「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班固《西都赋》)。草地尾出现於康熙56年(1717)的诸罗县志中的县治图中,1896年有人口22户80人,1904年并入下路头庄,1920年为嘉义街所管辖。
二、地理环境
芳草里,以弥陀路、八掌溪、宣信街、芳安路为周界所形成的行政区域。1940年後成立农场(1946年为芳草农场),1950年代後农场改为为公家机构和学校用地。邻近八掌溪的南部,地形略有起伏,仅有道将圳和八掌溪之间的少数工厂和住家,本里中北部即草地尾旧聚落所在,1970年代後由於郊区化的影响,形成新兴住宅区。2003年,发现一条在清康熙年间所留下来的古圳道-道将圳,此条圳道建於1687年,在昔时农业时代这条渠道兼负起嘉南平原重要的农田水利灌溉功能。
三、社区发展
芳草社区,清代时本地位於距诸罗城较远的乡下(台语称草地),因称为草地尾,原有的住民以林、朱、黄、许姓等主,现旧聚落巳融入新式建筑住宅中。在近弥陀禅寺後面的旧聚落,被称为阿弥陀後,因住民是来自桃园区的客家人,所在本地又被称为客人仔庄,以种植水稻为经济活动。
四、学校教育
嘉义市立南兴国民中学,1967年由嘉义县政府筹设,选定原芳草农场为校址,1968年6月兴建第一栋教室大楼完工,校名为嘉义县立南兴国民中学,1968年9月正式开学上课,新生十四班,1969年8月续招新生十班,1970年8月再招新生十一班,全校共三十五班,第二栋教室大楼次第完成,并建校门、围墙、工艺及理化教室各乙间,本校建校门、围墙、工艺及理化教室各乙间,1982年7月1日改为现名。本校开放图书馆,鼓励学生阅读,养成学习型学校风气。校址为嘉义市东区芳草里宣信街182号。
五、文化资产
弥陀寺,位於芳草里东南部,主祀三宝佛,建成於乾隆23年(1758)。在「弥院寺记」中提到康熙年间,诸罗知县周钟瑄「思欲建寺其间,未几秩满荣归,不暇卜筑。」乾隆17年(1852)有僧苑藏者开山募建,乾隆38年知县周大本重建,1909年再重建改筑,1915年完工,1945年重建完工,1973年全部拆除新建,1978完工成现状。1948年因古寺幽静恬雅,晨钟暮鼓,礼佛诵经之声,令人涤尽凡尘,被评为「弥陀晓钟」,为嘉义八景之一。
八掌溪义渡碑,设於道光 27年(1847),现为市定古蹟,康熙54年(1715),诸罗知县周锺瑄号召捐款,於渡口编筏济人。道光27年(1847),嘉义城士绅、郊舖及50个村庄,共同捐资,置义渡产业,「佥议鸠金,购田收息,雇工给食,宿於水滨,俾日晚利济,毋苦苛求」,并立八掌溪义渡碑记於渡口北岸。位於嘉义市东区弥陀路1号(隬陀寺)前,是台湾少数仅存之义渡碑。
草地尾土地公庙,建於清道光7年(1827),嘉义城民薛天送卖地建庙,买福德爷香炉,并祀五谷王。
六、交通设施
芳草里的交通道路,(一)弥陀路(原市9号),北抵启明路,经本里东侧,南抵忠义桥(连接中埔乡大义路)。(二)宣信街,北抵垂杨路,经本里西侧,南抵芳草桥。(三)芳安路,东抵弥陀路,经本里北侧,西抵吴凤南路。(四)立仁路,东抵弥陀路,经本里中部,西抵吴凤南路。?
中文关键字: 草地尾庄 , 道将圳 , 嘉义市立南兴国民中学 , 弥陀寺 , 八掌溪义渡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