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沿革
1684年属於诸罗县,1762年诸罗县诸罗山保,1787年嘉义县嘉义保,1821年嘉义县嘉义西保,1875年嘉义县嘉义西保山仔顶庄、埔心庄,1904年嘉义厅嘉义西堡山仔顶庄,1909年嘉义厅山仔顶区山仔顶庄,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嘉义街山子顶(大字),1930年台南州嘉义市山子顶(大字),1946年1月嘉义市短竹里,1951年11月29日嘉义县嘉义市短竹里,1982年7月1日嘉义市短竹里,1990年10月6日嘉义市东区短竹里,2010年2月1日嘉义市东区兰潭里,由短竹里(部分)与东川里(部分)所组成。
兰潭里的里名,源於兰潭水库而得名,本里北部於清代时属於山仔顶庄与红毛埤之间的区域,短竹巷(现小雅路)是两地间的交通要道,南部设有埔心庄,1896年时有19户68人,1904年此地属於山仔顶庄的东南部,民国35年成立短竹里,民国99年因兰潭风景区周边大楼的接续兴建,人口迅速增加,兰潭里由此产生。
二、地理环境
兰潭里,位处兰潭水库的西南方,由环潭公路、兰潭大坝及自然陵脊、日新街、大雅路、小雅路及雅竹路所围绕的区域。兰潭里地景,由红毛埤连接大雅生活圈,带动社区营造。兰潭风景区,包括兰潭水库、水资源保护区,使本里极具发展特色,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生态观察的地方,因拥有自然生态资源,植物羣落多样性,蕨类及兰科植物,均有密集分布。
三、社区发展
埔心(庄),位於兰潭里东部近水库处,因地处平坦未垦之地的中间而得名,清代中叶漳州朱姓先民到此开垦,现住有10余户。
大埤脚,因位於兰潭大埤的南方而得名,1940年代兰潭围坝後所形成的聚落,居民经济活动以稻作为主。
兰潭社区,兰潭里的东部尚属聚落型态,西区则发展为社区型态。江厝宅角,位於兰潭里西北部,因聚落居民以姓江为主而得名,江姓居民,分别来自漳州府海澄县及诏安县客家藉。江厝宅角因处短竹巷南方,周围植多刺竹,此地建筑原是三合院,今改建为透天厝。兰潭DC,於1993年完工,此住它区包括50户透天别墅及900户的公寓大楼。
四、学校教育
嘉义市兰潭国民小学,创立於1972年4月,初名为嘉义县嘉义市国民小学兰潭分校,1973年8月独立为嘉义县嘉义市兰潭国民小学, 1982年7月改为现名。民国99年兰潭国小以「绿色兰潭?希望永续」方案获得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99年度教育永续发展奖。民国100年学区有鹿寮里、兰潭里、东川里、长竹里。嘉义市东区兰潭里小雅路419号。
五、文化资产
福山宫,位於兰潭里江厝宅角,创建於1901年,主祀玄天上帝,由江厝宅角江姓先民自漳州海澄移住宅中奉祀,後在现址建庙,1938年废庙,1948年重建,1977年再兴建完成现况。
六、风景名胜
兰潭风景区,位於嘉义市长竹里、卢厝里、鹿寮里及兰潭里之间。古称红毛埤,因传十七世纪中叶荷兰人所凿之埤,故称兰潭。荷人在台时,截八掌溪水入此,筑堰为阜,灌溉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直营的王田一带。1940年代重建兰潭坝堤,成为自来水供给的水利资源,1948年被评为《兰潭泛月》,为诸罗八景之一。1980年环潭公路完成後,兰潭已成为重要的休闲风景区。
七、交通设施
兰潭里的主要道路,小雅路(原市10线,清时称短竹巷),北连接大雅路(县道159线甲),南往兰潭,并与原市2线构成环潭公路。西面的日新街,是本里与短竹里的分界。
中文关键字: 兰潭水库 , 埔心 , 短竹巷 , 嘉义市兰潭国民小学 , 兰潭风景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