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easytravel.com.tw/guide2009_11/scenic.aspx?CityID=2&AreaID=9&PlaceID=34
-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8%BF%AA%E5%8C%96%E8%A1%97
- http://www.taipeitravel.net/user/Article.aspx?Lang=1&SNo=04000576
迪化街是清末大稻埕商圈的核心市街,是台湾南北货、茶叶、中药和布匹等批发货的集散地,更勾画出台湾商业发达史的初貌,俗谚「不在迪化街打滚过,没有资格谈生意」,更证实了迪化街商业人才辈出。
迪化街的历史沿革,可分作清末、日治和光复後三个阶段:
(1)清代末期
咸丰元年(1851年),原住鸡笼(基隆)的林蓝田,为了逃避海盗洗劫移居至大稻埕中街(今迪化街一段),兴建三栋店铺,开设「林益顺号」,这是大稻埕第一坎(间)店,便将华北、厦门、香港等地运来的内地货物,销售给附近农民,用以换取油、米、糖、茶叶、樟脑等物品,再输往中国大陆。林蓝田的店铺是大稻埕贸易营商的肇始,当时除了这家店铺之外,整个大稻埕还是一片农田。
咸丰三年(1853年),艋舺发生了「顶下郊拼」﹔原本居住在艋舺八甲庄的「下郊人」(泉州府安溪、同安人)和龙山寺的泉州府属晋江、惠安、南安三邑移民的「顶郊人」,常为争夺一地一水或是一言不合,而发生争吵,甚出现斗械情况,因此在这一场大规模械斗事件後,人单势薄的下郊人决定放弃他们在艋舺八甲庄的家居,他们先是逃到大龙峒,但是大龙峒的人住满了,不欢迎这些逃难的同安乡亲,因此便由郊商林右藻的率领下,护着他们的神祉霞海城隍爷,辗转迁到大稻埕来。
林右藻认为大稻埕有成为港埠的条件,便在林蓝田的店舖对面盖起了「复振」、「复源」、「复兴」三间店,形成「中街」,林右藻亲自到香港、厦门一带招商,经营起和大陆的两岸贸易,并成立以厦门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厦郊」,林右藻更担任起郊长,「不论大小强弱,皆率由厦郊公断。」还请官府扫除海上盗匪,因此与大陆之间的贸易事业蒸蒸日上。
1859年,下郊人在中街以南重建了城隍庙,也由於霞海城隍庙的建立,聚落慢慢形成,而市街发展更由原先的大稻埕中街,迅速拓展。街道延长至城隍庙前出现南街(即今从城隍庙门前,到民生西路为止),但由於南边多沼泽湿地,因此继续朝北发展出「中北街」(为今过了民生西路的中街,至凉州街口为止)、「普愿街」(今凉州街向北)、「益保裕街」和「杜厝街」,规模宏大的大商铺如「怡和钻」、「复振行」等也处处可见。大稻埕逐而取代艋舺,成为当时台湾最繁荣强盛的商业区,林右藻不仅是商界领袖,也成为地方的「公亲」(和事佬),更被尊称为「大稻埕开基人物」。
清光绪年间,大稻埕最热闹的地方为建昌街(今贵德街),第二热闹的地方便是南街,也就是今天的迪化街。而光绪11年(1885年),台湾建省,该年9月5日,刘铭传出任台湾第一任巡抚,有心将大稻埕辟为台北商业区,大手笔整建市街外,还将大稻埕定为洋人居住之地,力劝当时板桥巨富林维源和富商李春生等人投资兴建洋楼,租给外商使用,所以大稻埕便成了台北最早出现西式建筑的地方。
(2)日治时期
从清末到日治初期,迪化街商行以贩售南北杂货、茶行为主。光绪21年(1895年),台湾割让於日本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政策,使大稻埕成为农工商品交换场所,变得极为繁荣鼎盛,米业和布匹、中药等也逐渐占有一席之地。
明治43年(1910年)进入日治中期,进行市街改正,打通了南街、中街、中北街,形式今日迪化街的样貌,为「永乐町通」,同时不少日商也已在大稻埕各行业中取得独占地位。
1929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台湾农业转向工业化,大稻埕虽失去了原有农产交换霸权,但仍扮演着商业中心的角色,而变成全台的中药商跟食品商的大批发行集中地。当时,霞海城隍庙和北港朝天宫的祭典是台湾南北最大的迎神赛会,为别於府县的城隍庙,特别强调是「大稻埕霞海城隍庙」。
(3)光复後
民国34年(1945),国民政府接替了日本殖民政权,迪化街也持续作为南北货、中药和布匹批发商集中地;1950年代,大稻埕地区更集结了许多的进出口商从事贸易交换,同行亦逐渐聚集之时,也有许多工厂混和在其中,这时大稻埕已是工商业的据点。
但民国55年(1966年),台北市人口快速成长,升格为直辖市,但盛极一时的大稻埕,却随着淡水河的日渐淤积而没落,人口相对的衰退,大都市的发展也不再以大稻埕为中心,成为台北市中心的周围区。民国59年(1970年),为配合「市区改正」,大稻埕各街道纷纷拓宽改建,房屋的外观也有极大的改变,从闽南式店舖加上华丽的巴洛克式装饰,形成了现今的主要面貌,不过仍维持原有的传统交易型态。
民国62年(1973年),台北市政府便提出「万大计画」(万华、大稻埕计画),加强工业发展及交通建设,民国66年(1977年)环南市场、家禽市场相继完成後,大稻埕仅剩下迪化街保留住以往的历史风貌。民国77年(1988年),迪化街由居民积极争取而成为指定特定专用区,将迪化街文化价值於以保存,才使迪化街至今仍是南北货、中药和布匹等三大行业中最大的批发零售市场,迄今仍旧保有热络的旺盛商机。
现今迪化老街又称「年货大街」,主要的店铺包括中药材、布帛与南北货三大类,而其中所谓的「南北货」是表示货品批发销售的对象,遍及台湾各地,也指货品的来源广、内容丰富,无论南北各地所产无不齐备。大盘多分布於和迪化街垂直的巷路中,如西宁北路、贵德街与民乐街、归绥街等处,像民生西路、归绥街一带的迪化街中南段,是南北货批发商场,而凉州街与归绥街间的中北段,则是各种中药材的大本营。中盘多集中在迪化街的中段两侧,其中也有不少兼营进口药材及同时也兼做零售,并以霞海城隍庙到民生西路这一段的迪化街最为密集,是国内最重要的中药批发市场。
从永乐街、永乐市场延伸至南京西路、塔城街一带,则是台湾最大的布料批发商场,全台约有90%的大、中盘布商分布在永乐市场及其附近街巷,其中又以中盘商为数最多,其余少部分为专做胚布的大盘商,及专营进口布料的批发商,所以邻近地区的成衣业及服饰店都有增加的迹象。从迪化街崛起的布商很多,最着名的就是新光纺织的吴火狮,另还有台南纺织(统一企业集团)的吴修齐、吴尊贤,中和纺织的叶山母等。
最特别的是迪化街的店屋风格,宛如一部近代建筑史缩影,包括了闽南式店铺住宅、洋楼式样两层楼房、大正昭和时期盛行的仿巴洛克式建筑,以及现代主义式建筑。其中「闽南式店铺住宅」 多为单层楼,主要以土埆壁和红砖为主要的建材,风格极为古朴,像瓦片覆盖的斜屋顶、木板构成的门窗、屋檐下的亭仔脚等,都是外观上主要的特色。「洋楼式样两层楼房」 除两层楼房为主要特点外,屋顶上「女儿墙」、栱形窗洞,和花瓶状漏空排列的栏杆,也都是明显特徵。
而「仿巴洛克式建筑」最能突显迪化街曾有富甲一方的气势,是以洗石子和红砖为主材料,特别强调华丽装饰,如高耸突出的山墙、紧密细致的花草雕饰。同样也是以面砖、洗石子为主的「现代主义式」,外观则是较注重线条的表现和比例的均衡,整体感觉富理性美,且简洁明朗。
中文关键字: 年货大街 , 大稻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