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野忠雄。1935。《台湾次高山汇に於ける冰河地形研究(第1报)》。东京 : 东京帝国大学。
- 林朝棨。1957。〈台湾地形〉。收於《台湾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第一册地形》。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 王鑫。1988。《地形学》。「大学科学丛书」6。台北:联经。
- 石再添主编。1995。《台湾地理概论》。台北:台湾中华。
- 杨建夫。2000。〈雪山主峰圈谷群末次冰期的冰河遗迹研究〉。博士论文,台湾大学地理学研究所。
- 连锋宗。2007。《台湾百岳全集:玉山山块?雪山山脉》。台北:上河文化。
原住民泰雅族人称Sekoan(雪高翁),原意为岩壁的裂沟,雪山之名因此而来。日治时期称次高山,国民政府迁台後改称兴隆山。地质上属变质砂岩,石英含量高、硬度大,故山脉内高山林立。台湾三尖之一的大霸尖山和雪山主峰间的雪山北棱,又称圣陵线,是台湾平均海拔最高的棱线。
雪山曾受冰川作用影响,山区分布着圈谷群(冰斗)、冰坎、端碛、擦痕等冰河地形,北侧的北棱角即为冰蚀作用形成的磨光面,主峰下方向东北面开口的一号圈谷,长约1,400公尺、宽约600公尺,是第四纪冰河遗迹中保存下来规模最大的冰斗,斗内布满受风化作用形成的碎石坡;而北棱角和主峰间的U形缺口,则是冰蚀作用形成的冰蚀垭口。
日治时期,番务本署的测量技手财津久平等人,由宜兰厅卑亚南社(今大同乡南山村)越过卑亚南鞍部(今思源垭口)溯大甲溪经东棱完成首攀。现今由雪山登山口经七卡山庄沿雪山东棱攀登主峰,途经雪山东峰、黑森林、白木林,是攀登雪山的大众路线。主峰东北侧坡为七家湾源头,是台湾樱花钩吻鲑保育地。武陵农场因高冷蔬果的种植和交通的发展,带动此区高山观光业的发展。
中文关键字: 圈谷 , 冰河地形 , 雪山
英文关键字glacial cirque , glacial landforms , Snow Mountain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