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沿革
1684年(清康熙23年)属於诸罗县,1762年诸罗县诸罗山保,1787年嘉义县嘉义保,1821年嘉义县嘉义西保,1862年嘉义县嘉义西保台斗坑庄,1887年嘉义县嘉义西保台斗坑中庄,1904年嘉义厅嘉义西堡台斗坑庄,1909年嘉义厅台斗坑区台斗坑庄,1920年台南州嘉义郡嘉义街台斗坑(大字)台斗坑中庄(小字),1930年1月20日台南州嘉义市台斗坑(大字),1946年1月嘉义市顶庄里,1951年11月29日嘉义县嘉义市顶庄里,1982年7月1日嘉义市顶庄里,1990年10月6日嘉义市东区顶庄里,2010年2月1日嘉义市东区顶庄里,顶庄里部分划归义教里。
顶庄里里名是由於本於原台斗坑庄的顶端而命名,因同治年间的台斗坑庄,至光绪年间分为台斗坑中庄及下庄,并无顶庄,至1904年街庄改正时,将台斗坑中庄及下庄,合并为台斗坑庄,民国35年将台斗坑大字分设顶庄里、中庄里、下庄里,顶庄里实际位於清代时的台斗坑中庄,中庄里与下庄里则在台斗坑下庄。台斗坑中庄,於清康熙年间(约1690年)有漳州南靖林日寿领众开垦此地,是诸罗开发较早的地区。
二、地理环境
顶庄里,是由牛稠溪、义教街、新生路、台林街为周界所形成的行政区域。顶庄里北部保有传统聚落型态,南部则发展为社区类型。北部聚落紧邻牛稠溪,农耕田野地景,糖厂旧铁道穿过稻田,越过清澈的野溪,存在着百年古道、小桥、流水等人文自然生态。先民曾为开发水利,九搬水车,引水灌溉,现在顶庄地区更以环保及生态保护为推展工作动向,因而於民国九十六年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环境保护模范社区特优奖。
三、社区发展
顶庄社区,台斗坑的聚落形成於牛稠溪的支流上游的溪谷(坑),聚落南北不相接续,有谓近牛稠溪的崁顶即是顶庄旧址,後消失在洪水泛滥中。光绪年间台斗坑庄,分成中下庄,南部称为台斗坑下庄,北部称为台斗坑中庄。中庄有多处角落,林厝底是林姓家族住居地,康熙年间垦首林日寿等曾开垦後湖、台斗坑一带,後林姓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称为林厝底。庄厝,是庄姓族人的住居地,其先祖是开垦台斗坑地区重要成员之一。大望洋是位於後庄仔和台斗坑中庄之间的一大片田园,因为一望无际状似海洋而得名。近代的顶庄社区融合传统农村和现在都市风貌,南部义教街更接连人口密布的东区。社区并规划设置自行车休闲专用道,成为最适宜居住与运动休闲的区域。
四、交通设施
顶庄里的交通要道,台林街(原市6线),由後湖(连接省道台1号)通往民雄乡溪底寮、林子尾(连接县道166号)。义教街(原市5号),由後湖(连接省道台1号),通往圳子头(连接县道159号即林森东路)。
中文关键字: 顶庄 , 台斗坑中庄 , 林厝底 , 庄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