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部水利署编。2008。《中华民国九十六年水利统计》。台北:经济部水利署。
- 〈凤山溪的故事〉。经济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机关宣导」。2008年10月16日读取。http://www.wra02.gov.tw/river1.asp。
因流经竹北市「凤山崎」,於鱼寮出海,竹北人称之为「凤山溪」。流路虽不长,沿途地形景观却丰富多变。古凤山溪原本和大嵙崁溪(今大汉溪)同源,自雪山山脉西流,在今湖口乡、关西镇、新埔镇一带形成「古石门旧冲积扇」,两溪在扇面上分流入海。後因地壳抬升,原本的冲积扇隆起成为桃园台地群的一部分,大嵙崁溪因此改道,遗留下失去源头的下游河床凤山溪。凤山溪流域的地景也因此分为4区:雪山山脉区、飞凤山丘陵区、湖口台地区和新竹平原区。新竹平原是由凤山溪与头前溪冲积形成的联合平原,地势平缓、水源充足,是农业活动和聚落的集中地。凤山溪流经平原北缘,在竹北市的东方犁头山附近出谷,渐成网状流路,沿着湖口台地的南缘西流入海。河谷的北侧是高差百公尺以上的台地崖,崖面上有支流霄里溪,沿湖口背斜南流,於新埔镇一带注入凤山溪。
在汉入入垦之前,凤山溪谷原是泰雅族的分布地。清乾隆、嘉庆之交,汉人自竹堑城(今新竹市)辗转进入,早期移民主要是中国广东的客家人,从事农耕活动。流域内平原仅占15.4%,中上游河道较陡,适於耕作的地区限於下游平原及中游河阶地的梯田。
中文关键字: 飞凤山丘陵 , 湖口台地 , 新竹平原
英文关键字Feifong Hills , Hokou Tableland , Hsinchu Plain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