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县内南部有一丘陵称为「凤山」而得名。县城曾历经转移,有新城、旧城之分。设县之初,县治在兴隆里(今高雄市左营),县署则在府城,直到1704年(康熙43年)才迁回兴隆里。1722年(康熙61年),知县刘光泗在兴隆里的龟山、蛇山之间建筑土城,城垣周界长2700公尺(810丈),高4.3公尺(1丈3尺),共分4个城门;城垣外掘有护城濠,宽3.3公尺(1丈),深2.7公尺(8尺)。1734年(雍正12年)知县钱洙奉命在城垣四周环植刺竹。1786年(乾隆51年),台湾中部发生林爽文事件,居民庄大田响应并攻破凤山县城;事件过後,县城迁移至已渐繁荣的陴头街(今凤山市),环植刺竹做为城墙,称作新城,与兴隆里前锋庄的埤仔头旧县城有所区分。
嘉庆年间的蔡牵之乱,吴淮泗攻陷新城,於是官员提出旧城地势险要,应恢复旧城为县治之议。1824年(道光4年)开始在旧城兴建石城,但1826年完工後,县治并未迁回旧城。目前左营旧城尚存北门、东门、南门,东门、北门、西门城墙与东门护城河;凤山新城留有炮台、东便门等古蹟。
凤山县境地形大多平坦,由下淡水溪(今高屏溪)分为屏东平原和凤山平原。屏东平原的河流多从高山流出再汇集到下淡水溪,部分聚落居民利用河水为水源,开凿水渠灌溉田园;此外,平原上分布许多冲积扇,扇端地带含有丰富地下水可供灌溉,水利设施随地形差异发展。下淡水溪西侧有由内门、龙崎延伸到凤山的丘陵地,凤山平原的河流多由丘陵发源,所以河流不长,无灌溉之利,大多以埤塘蓄水灌溉,如莲池潭、澄清湖、内帷埤等。道光年间,知县曹谨看到凤山县虽有广大平原,但深受冬季枯水期无水可灌的限制,於是兴筑圳道,由九曲堂附近引下淡水溪水、开凿圳道,并连接平原上的大小埤塘;其所完成的水圳系统,称为曹公旧圳、曹公新圳。水圳完成後,共灌溉凤山县102.6357平方公里(10,581甲)农田。
凤山县内除水田稻作外,蔗作硖糖事业亦相当发达,糖廍甚多,主要由台南府城、打狗港(今高雄港)附近苓雅寮的商号经营糖业外销。除了新、旧县城为主要市街所在,在沿海、内陆、沿河等交通要地,陆续形成各乡街发展,如沿海的旗後街、能雅寮、东港、枋寮;内陆的阿公店、桥子头、楠梓坑;沿河的阿里港、阿猴、万丹等。
新城为陆运中心,一条由西北经旧城可通府城,另一条经九曲堂由罗汉门到府城,南通东港,东南可渡下淡水溪(今高屏溪)经万丹通恒春。水运由下淡水溪各渡口将货物运到东港,再载往打狗港、府城外的安平港。
凤山县的原住民,初分为凤山番、傀儡番、琅峤十八社,凤山番是位在下淡水平原的凤山八社熟番凤山八社为主,八社原本分别住在西侧冲积平原带,乾隆年间渐被派往东边番界守隘。因为受到清代过重徭役所迫,道光年间开始向东迁移到大武山下,部分迁到後山地区。傀儡番涵盖中央山脉前後的山猪毛和卑南觅等各社群,琅峤十八社主要是是指恒春半岛的各社;其中加六堂(今屏东县枋山)和琅峤(今屏东县恒春)为化番。
在屏东平原一带,闽客族群处於对立关系,闽南人多居住在冲积平原带,以栽植甘蔗为主。客家地区在平原的扇端涌泉地带,建立以水稻耕作为主的务本维生方式,并自北而南形成「六堆」防御体系。
中文关键字: 高雄县 , 恒春县 , 二层行溪 , 曹公圳
英文关键字Kaohsiung County , Hengcung Xian , Er-ceng-xing river , Cao-gong irrigation ditch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