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捷。2006。〈台湾文学史考察(二)〉。收於《日治时期台湾文艺评论集?杂志篇:第二集》。黄英哲主编。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筹备处。
- *朱雯等编选。1992。《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上海:上海文艺。
-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1997。《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
- 藤森成吉着,张资平译。出版年不详。《文艺新论》。出版地不详:出版者不详。
- *赖松辉。2002。〈日据时期台湾小说思想与书写模式之研究1920-1937〉。博士论文,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刘捷着,林曙光译注。1994。《台湾文化展望》。高雄:春晖。
- 茉莉。1935。〈民谣に就いての管见〉。《第一线》,2:40-52。
- 林克夫(HT生)。1935。〈传说的取材及其描写的诸问题〉。《第一线》,2:36-39。
- 杨荫深。1992。《中国俗文学概论》。台北:世界。
- 平泽丁东。1917。《台湾の歌谣と名着物语》。台北:南天。
- 片冈岩。1921。《台湾风俗志》。台北:南天。
本文从3方面论述民间文学观念和整理方法:(一)强调民间文学的价值是对乡土的再认识。(二)为民间文学下定义,认为民间文学是过去的文学、群众文学、平民文学,且具有阶级性。(三)作者提出所谓整理研究民间文学的一套方法,基本上是采用泰纳从「民族」「环境」「时代」的观点,来探讨民间文学。
泰纳的艺术3原则,特别强调种族、风土环境会影响艺术作品的特别性,但是刘捷却说「纯粹的种族并不存在,又因种族或民族在艺术上不具任何影响,所以我们采取此方法时,应舍弃偏狭的民族意识展开眼界。」如此一来,根本否定种族的重要性。因为他认为台湾文化受到中国、日本、西洋文化的影响,已经混杂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所以台湾文化的独特性并不存在。再则,「民族对於艺术不具任何影响力」所以从民族性去研究台湾民间文学便毫无用处。由此看来,他虽然采取了泰纳的种族说,却完全否定了民间文学与民族性的关系。
「环境」方面,刘捷认为环境是「生之生产与财的生产」的关系,因为艺术是社会经济的上层结构,将「环境」归於人为的经济社会环境,由生产关系的「经济」论来界定。因此自然环境对艺术毫无决定影响力,反而是经济决定取代了自然环境。
有关「时代」,刘捷承认「时代」对艺术有所影响,可从时代找出艺术的特性。他说:「在中世纪是以骑士与僧侣为主,在古典时代则以公卿与雄辩家为其代表,依照各时代的支配概念做考察的方法。」因此所谓的「时代」并非时代精神,反而类似支配阶级的意识型态。所以刘捷虽然提到泰纳的3原则,但是否定种族,置换时代、环境2因素为经济决定论,跟泰纳理论没有太大关系。可见他是完全站在左翼文论的立场。
左翼文学理论家认为意识型态与社会经济的生产关系有密切关连,而民间文学属於艺术的一环,艺术又立於经济基础上,如此环环相扣,所以它和宗教、政治都是「过去的时代我们生产关系的意识之反应」,因此民间文学反映过去时代的阶级意识。
中文关键字: 泰纳 , 人种 , 环境 , 时代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