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台湾文学与时代精神--赖和研究论集》

《台湾文学与时代精神--赖和研究论集》
2011-12-03 09:07:26   来源:   点击:

    林瑞明着,评论集,1993年8月,允晨文化公司初版。全书有关赖和影象与史料极丰富。〈生活剪影〉是赖和影像,内文分两辑,共收九篇论文:辑一四篇:〈赖和与台湾新文学运动〉、〈赖和与台湾文化协会(1921~1931)〉、〈赖和《狱中日记》及其晚年情境〉、〈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鲁迅与赖和〉;辑二五篇:〈赖和的文学及其精神〉、〈重读王诗琅「赖懒云论」〉、〈〈富户人的历史〉导言〉、〈民间的儿女--〈相思〉引言〉、〈关於赖和研究的几点说明〉。书前有作者〈自序〉、书末附录松永正义〈台湾新文学运动史研究の新しぃ段阶--林瑞明〈赖和与台湾新文学运动〉〉(日文),并附上全书九篇论文的「初出一览表」以为索引。作者从赖和的家世背景、求学过程,以及渡海前往厦门任职博爱医院再回归台湾彰化故乡开业,探索赖和的心路历程及理想的追寻。书中并详实研究与赖和同时代的文化运动,如台湾文化协会的成立、分裂以迄结束,探索当时文化、社会、政治运动。赖和身处日据时代台湾知识份子的民族运动与阶级斗争两条政治路线中,能以坚强的抗日决心与领袖性格的包容力,支持日据下台湾左右两翼的社会运动,由此而呈现在异民族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挣扎的痕迹。赖和是台湾新文学的开拓者,也是台湾乡土文学的先驱,後人尊他为「台湾新文学之父」,至於1948年吴新荣曾言:「赖和在台湾,正如鲁迅在中国,高尔基在苏联,任何权威都不能漠视其存在」。林瑞明则认为:「吴新荣的说法,宜将这三位文学健将等量齐观。『台湾的鲁迅』不应做『小鲁迅』解,正如『中国高尔基』的鲁迅,绝非『小高尔基』,如果不这样看,就忽视了作家的主体性」。书中强调:「赖和的作品是由现实出发,透过写实主义与艺术的观照,深刻表现日据下台湾殖民地的众生相,尤其是一群被压迫的弱者。」故林瑞明将「赖和研究」和「台湾文学与时代精神」一并思索,着重探讨赖和在台湾新文学运动与社会运动两个领域中的贡献,广泛地从文化、政治、社会运动关系,考察其在台湾近代史上所处的位置。诚如自序中言:「文学是动态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无可避免地与时代的现实发展相互干涉……起源於日本统治下的台湾新文学运动,其外在因素无疑占有主导性的决定作用。」贯串於二、三○年代台湾文学发展历程的三大论争是:1925年张我军发端的新旧文学论争、1930年黄石辉发轫的乡土文学论争、1931年郭秋生掀起的台湾话文论争。林瑞明认为:「他(赖和)历经台湾文学三大论争,以其文学创作忠实地描绘了二、三○年代他所看到的一切事务,没有恐惧也没有偏爱,成为时代的一面明镜。」赖和的新诗和白话小说,文脉以中国白话文为主,可避过无法用汉字充分书写的台语,再掺杂台湾语词,强调写实精神取向,〈富户人的历史〉是其实验之作。赖和这种台湾式的中国白话文表现方式在当时起了主导性的作用。总而言之,本书是一本承先启後的台湾历史文化论着,本书撰写历时十年左右,是作者研究台湾文学的心血结晶。(陈锦玉撰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幼狮文艺》
下一篇:《心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