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乃信等译。1989。《台湾社会运动史1913-1936年》。「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2。台北:创造。
- 施学习。1954。〈台湾艺术研究会成立与福尔摩沙(Formosa)创刊〉。《台北文物》,3(2):65-71。
- 莫素微。1990。〈1930年代の台湾左翼文学运动についての一考察:「フォルモサ」を中心として〉。硕士论文,日本关西大学大学院。
- 柳书琴。2001。〈荆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学活动与文化抗争〉。博士论文,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15世纪左右,葡萄牙人曾以「Ila Formosa」(啊!美丽岛!)称呼从海上看见的台湾,这本杂志以「福尔摩沙」为名,意在表达对故乡台湾的孺慕之情。1933年5月10 日,吴坤煌、王白渊、巫永福、苏维熊、施学习、陈兆伯、王继吕、杨基振、曾石火等人聚集在张文环位於日本东京神田的吃茶店,选出苏维熊担任负责人,并决议发行日文志《福尔摩沙》。创刊号於7月正式出版,印行500本,其中苏维熊的〈对台湾歌谣一试论〉及第2号(同年12月出版)吴坤煌〈论台湾乡土文学〉等文学评论,表现了旅日青年对台湾乡土文学的关切。创作方面,王白渊留下多首融和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石川啄木及社会主义理念的诗作。张文环、施学习、杨基振、巫永福等文学青年的创作热情,都受到文坛瞩目。
根据台湾总督府警务局的《警察沿革志》记述,「台湾艺术研究会」是「日本普罗文化连盟(コップ)」下的文化组织,前身则是王白渊於1932年3月间与林兑、吴坤煌等人所组织的左翼文学团体「台湾人文化サ-クル(同好会)」,该组织於同年9月被解散,不过,即使受到严密的监视与警告,王白渊等人仍不放弃理想,克服了资金不足与行动路线争议等问题,於1933年3月正式组成「台湾艺术研究会」并出版了「文艺性」大於「革命性」的《福尔摩沙》。《福尔摩沙》的成员多为喜爱文艺、攻读文科的留日学生,经3次路线之争後,选择支持稳健派王白渊、张文环、吴坤煌等「采取合法组织,进行组织筹备」。
《福尔摩沙》发行了3期即告终,却能实践创刊辞及檄文所言之精神:「要重新创作台湾人的文艺」及「决不俯顺偏狭的政治和经济所拘束,要将文学提到高远之处观察,来创造适合台湾人的文化新生活」、「愿以团体的力量,着手一向视为等闲的文艺活动,来提高台湾人的精神生活」。这本杂志对台湾文学的真切省思、民间歌谣的整理,也有深具乡土性的诗、小说,流露出「台湾人的文艺」自主意识,和致力保存乡土以对抗殖民统治的抵抗动机。
与1920年代台湾新文学第一代作家不同,《福尔摩沙》的创作者能用流利的日文创作,表现台湾人的文学。和中国文化脐带几近断绝的《福尔摩沙》的出现,代表比本土第一代作家如赖和、陈虚谷、杨守愚等更年轻的、且受过完整殖民者教育的新世代,投入属於台湾的新文学运动,开启日语台湾文学的新页。因《福尔摩沙》的刺激,1934年5月台湾全岛文艺作家团结成立「台湾文艺联盟」,《福尔摩沙》同仁也随即加入成为该联盟的东京支部,进而创造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最盛期。
中文关键字: 张文环 , 左翼文学 , 日语台湾文学
英文关键字Cho Bun-Kan , proletarian literature , Taiwanese literature In Japanese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