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笠诗刊》

《笠诗刊》
2011-12-03 09:09:29   来源:   点击:

    1960年代由12位台湾本土诗人所创办的诗刊。1964年6月,吴瀛涛、詹冰、陈千武、林亨泰、锦连、赵天仪、薛柏谷、白萩、黄荷生、杜国清、古贝和王宪阳发起成立「笠」诗社,并发行简称《笠》的诗刊。《笠》采双月刊形式,一直稳健发行迄今,其间从未间断,堪称台湾诗坛特例,其内容见证、记录了诗坛各个阶段的大事,可做为台湾新诗发展史的重要参照。1960年代的台湾诗坛,大多笼罩在「超现实主义」的诗风下,诗作背离了社会现实的经验,因此《笠》在创刊卷头语提出:「我们所渴望的是:把呼吸在这一个时代的这一个『世代』(Generation)的诗,以适合於这个时代以及世代的感觉痛快地去谈论。」这样的揭示,意味着:1960年代的现代诗,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致使过度强调形式、语言的创新、实验,而远离了现实性与真挚性,造成诗的内容晦涩难解,甚至落入了「无意义」的弊病。有监於此,「笠」才会在1964年成立,汇聚本土诗人,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後「跨越语言一代」,为「笠」第一世代诗人,与「笠」各个世代的传承与绍继,逐步奠定「笠」坚实的「集团性格」,这股力量,使得《笠》在日後的现实时空下,与时俱进,由隐而显,渐次成为台湾本土论述的重要场域。

    《笠》创刊初期,即设立「笠下影」、「诗史资料」、「作品合评」等颇具特色的专栏,希望从诗人及作品上,建立客观翔实的资料,并藉着观摩他人的诗作与诗观,提供更多样的写作方法,使诗的创作及定位更加确实;另外,也以座谈会方式,评论各种不同的作品,充分展示公开、积极的诗评态度。《笠》对译介世界各国的诗作及诗论,亦是不遗余力,如杜国清、非马、许达然、李魁贤等人,对欧美现代诗学理论的译介;此外,因「笠」第一代诗人,大多深谙日文,有关日本现代诗学的理论,亦引介甚多。《笠》也曾为了对「现代主义」理论,正本清源,设有「文献重刊」专栏,旨在译介「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原始文献,希望可以藉由外国的诗学理论,逐一深化、重建台湾诗学理论的新风貌,由此可知,《笠》不仅强调「写什麽」;亦重视「怎麽写」,其诗风如诗人员李魁贤所言的,是一种「现实经验论的艺术功能导向」。

    《笠》的创刊,据学者陈鸿森为文表示,显示了几点意义:「一、台湾文学工作者逐渐克服二二八的惊悸,重新聚合,再度发声。二、所谓『台湾本土文艺』、『台湾人自己的诗刊』,这意味战後台湾文学『本土意识』的萌生,它是1970年代乡土文学思潮的根源。三、经过约莫20年的时间,战前世代逐渐跨越了语言障碍的困境;而战後成长的世代,此时亦能自如地运用中文写作。他们开始有能力用新的表现工具建构属於自己的文学。」

    战後《笠》不断在每个时代,表现一种「在野」的立场,以其诗文学,彰显台湾人民心声与土地色彩。

    中文关键字: 现实性 , 本土意识 , 跨越语言一代

    参考资料

    1. 诗刊编辑委员会编。2000。《时代的眼.现实 :〈笠〉诗刊1-120期景印本》。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2. 赵天仪、李魁贤、李敏勇等编选。1992。《混声合唱:笠诗选》。高雄:春晖。
    3. 郑烱明编。1989。《台湾精神的崛起:笠诗论选集》。高雄:文学台湾。

    延伸阅读

    1. 郑烱明编。2004。《笠诗社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
    2. 文讯杂志社主编。1996。《台湾现代诗史论》。台北:文讯杂志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文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