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笔汇》

《笔汇》
2011-12-03 09:09:43   来源:   点击:

    中国文艺协会於1957年5月创办的单张报纸型刊物。发行人是党政要员与政论家任卓宣,主编为王集丛。因为文协内部的派系之争,至1959年5月报纸型的《笔汇》便无法继续刊行。真正成为文学刊物是「革新号」的《笔汇》,由尉天骢、许国衡主编,自1959年5月至1961年11月停刊为止,改为32开本,每期维持5、60页篇幅,共出刊了24期发行常见拖期或延迟,如1960年4月发行1卷12期後,延至8月才再发行2卷1期。1961年1月发行了2卷6期後,再度中断延至5月才又刊行2卷7期。

    改版後的《笔汇》发行人仍是任卓宣,而任卓宣的妻子尉素秋是尉天骢的姑母,使得当时还是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二年级学生的尉天骢,因缘际会下接办了《笔汇》。至於经费与印刷问题,则由任卓宣的帕米尔书店负责。虽是年轻学子主编,但刊物背後的笔阵很可观:王梦鸥、何欣、姚一苇等教授协助并撰稿。文学创作由郭枫与叶笛来写稿兼拉搞;西方文学的引介,由许国衡主其事;美术、电影、音乐部分则由在基隆中学教书的刘国松负责。《笔汇》的主要特色有3:

    (一)对於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介绍不遗余力,亦对音乐、电影、绘画流派多所报导。从革新号第1期开始,更以名画为封面(杜菲的「拉大提琴的人」,第2期则选用了马蒂斯的「裸妇」),并搭配专文解说。

    (二)自第1卷10期至第2卷7期,《笔汇》连续推出10个「特辑」,以引介文艺思潮。

    (三)前後多次针对艺文界的怪状与现象提出质疑,并展现出有异於其他刊物的现实关怀。这份原本看似学生社团或玩票式的刊物,在主编尉天骢的努力下,竟然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创作者,也成为陈映真等小说名家发表处女作的园地。

    1961年11月尉天骢退伍後回政大当助教,《笔汇》却因经费与人力问题无预警地停刊。刊物虽停止出版,但由「笔汇—文季」以降一脉相承的文学团体,却俨然构成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精神系谱。

    中文关键字: 尉天骢 , 陈映真 , 文季 , 文学季刊

    参考资料

    1. 尉天骢。2005。〈在那样的日子,大家不断地追寻!:怀念「笔汇」岁月〉。《文讯》,240:64-77。

    延伸阅读

    1. 吕正惠。2003。〈从「笔汇」到「文季」〉。《文讯》,213:43-46。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渡台悲歌》
下一篇:《文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