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
2011-12-03 09:09:47   来源:   点击:

    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机关志。以月刊形式於1951年5月创刊,1956年12月停刊,共出刊68期。发行人张道藩,主编为葛贤宁。《中华民国年监》记载:《文艺创作》创刊时,向台湾省政府登记的全名为《自由中国文艺创作》。创刊後,每年1月出版的新年号都会刊载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简称文奖会)的「徵求文艺创作办法」和「举办文艺奖金办法」,罗列徵稿原则、徵稿类别及奖金金额。

    《文艺创作》编辑群,第1-41期主编葛贤宁,第42-51期主编胡一贯,52-60期主编王平陵,61-68期主编虞君质。从第1-60期以32开本印行,页数维持在120-150页之间。停刊前的最後8期,改为16开本,每期64页,不论开本厚度如何,始终维持「定价四元」。《文艺创作》发行初期,每期约发行2,000份,至1952年5月4日出版的周年纪念特刊,编辑委员表示:「一年来销数的递增,由两千份到五千份的零星销出,带给编委会很大的安慰。」可见其影响力日趋广泛。

    《文艺创作》的稿源大多来自於文奖会得奖作品或曾受到文奖会奖助的作品,来源相当单一。文奖会奖助的文艺项目相当多元,包括小说、诗歌、戏剧、鼓词、歌曲、木刻宣传画、文艺理论等,每一期中约有2/3以上的篇幅是创作作品,1/3的篇幅是文艺理论、评论、报导。

    《文艺创作》依据风格的转变分为前期(第1-18期)、中期(第19-44期)、後期(第45-68期)。前期呈现的风格较为单一且静态,纯以刊登文奖会的得奖作品为主;中期最大的变化是翻译理论、国际文坛状况报导增加,及许多重要文艺理论家所撰写的重要文艺理论篇章,其部分论点也成为後来谈论自由中国、反共文学各式议题的重要基础;後期《文艺创作》开始刊登许多战斗文艺相关论述,支持国民党政府「战斗文艺」的提倡。61期开始由虞君质担任主编後,整体风格丕变,不但改版且增加许多前所未有的单元,如青年习作、诗词选辑等。文奖会於1956年7月遭到裁撤,《文艺创作》也於1956年12月宣布停刊。

    中文关键字: 自由中国文艺创作 , 张道藩 , 葛贤宁

    英文关键字wen yi chuang zuo , zhang dao fan , ge xian ning

    参考资料

    1. *黄怡菁。2006。〈「文艺创作」1950-1956与自由中国文艺体制的形构与实践〉。硕士论文,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2. *应凤凰。2005。〈张道藩「文艺创作」与五○年代台湾文坛〉。收於《战後初期台湾文学与思潮论文集》。台北:文津。
    3. *张诗宜。〈文艺创作〉。台湾文学辞典试用版。2008年2月20日读取。http://www2.nmtl.gov.tw:8090/ug-9.jsp?xsd_name=entry&handle=3121。

    延伸阅读

    1. *李丽玲。1995。〈五○年代国家文艺体制下台籍作家的处境及其创作初探〉。硕士论文,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
    2. *蔡其昌。1996。〈战後1945-1959台湾文学发展与国家角色〉。硕士论文,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
    3. *简弘毅。2003。〈陈纪滢文学与五○年代反共文艺体制〉。硕士论文,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笔汇》
下一篇:《纯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