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台北人》

《台北人》
2011-12-03 09:12:13   来源:   点击:

    (1983,台北~)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有14篇故事的短篇小说集,为《联合报》「经典三十」之首。分别为:〈一把青〉、〈游园惊梦〉、〈岁除〉、〈梁父吟〉、〈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思旧赋〉、〈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孤恋花〉、〈冬夜〉、〈花桥荣记〉、〈秋思〉、〈国葬〉。 ? 白先勇於1965年开始写《台北人》,1971年完成,期间历经中共文革,在美国的白先勇突然觉得:「中国文明大概会毁於一旦。」於此,夏志清也曾提及「白先勇也是在25岁前後(到美国以後),被一种『历史感』所占有,一变早期比较注重个人好恶,偏爱刻划精神面貌上和作者相似的人物的作风。」 ?

    《台北人》14篇小说里面的人物皆不是在台北长大的人,他们有各色各样的行业,唯一的共同点为,他们皆是随着国民政府撤退来台的大陆人。在大陆的生活经验直接反映在其现实生活中。藉由此部小说,白先勇写出了自己身为「战後第一代」的认同危机。白先勇也在《台北人》首页写下:「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白先勇:「台北是我最熟悉的--真正熟悉的,你知道,我在这里上学长大的--可是,我不认为台北是我的家,桂林也不是--都不是。也许你不明白,在美国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这些地方,所有关於中国记忆的总和,很难解释的,可是我真的想得厉害。」 ?

    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将《台北人》分为三种类型:一、完全或几乎完全活在「过去」的人:不肯面对现实,将记忆留在过去生活的日子中,复制以往的生活模式,使自己迷失在虚幻的自我蒙骗中。二、保持对「过去」之记忆,却能接受「现在」的人:对自身目前的生活条件虽不甚满意,虽然忘不了过去,但已采取「不得不然」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三、没有「过去」,或完全斩断「过去」的人。完全抛弃从前的生活模式,而甘於活在现在新生活赋予的条件中的人。这三种类型的人,讲述的皆是身份认同与国族的矛盾情结,土地与国家对他们而言都是变动不安且虚幻的,他们连现在的自己都无法定位了,更不知如何展开这样「游移」的人生。

    欧阳子对《台北人》的批评大至有五点,经过整理,分别为:一、「过去」与「现在」的优劣分别太过独断。二、过於依赖命运安排而缺乏努力。三、「灵」与「肉」不必然一定对立;「爱情」和「青春」也无必然关联。四、「现实」与「幻想」不一定是以二元对立来说明好坏的差别。五、太过迷信。

    江宝钗:「白先勇立足於佛洛伊德学说处理小说人物的性格,而以儒家的伦理观念为基础处理小说人物的社会关系,他让小说人物在社会规范与个人慾望所形成的夹缝与冲突中挣紮,而他用以表现人物内在心理的则是意识流技巧,由此我们看到白先勇跻身台湾当代重要小说家的主要凭藉。」 ?

    白先勇的《台北人》写出了是「台北人」却又不完全是「台北人」的失根焦虑,藉由种种冲突与矛盾、象徵主义与意识流等现代主义小说手法进行书写,将一个时代的共相成蚬於作品之中,显示出对民族与国族、血统与身世、过去与现在等的矛盾与不确定性。  

    中文关键字: 白先勇 , 台北人 , 短篇小说

    英文关键字Pai Hsien-yung , Taipei People , short story

    参考资料

    1.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尔雅出版社。1983年4月20日初版。
    2. 江宝钗。〈论白先勇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社会关系与内在心理〉,《中国学术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页386。
    3. 杨馥菱。《历史记忆的召唤与国族认同的消解--评白先勇的《台北人》》。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年7月。
    4. 蒲彦光。〈白先勇《台北人?孤恋花》主题试析〉,《中国文学研究》。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第20期。2005年6月。页319-352。
    5. 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尔雅出版社,1986年4月15日初版,1997年10月5日11印。
    6. 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420
    7. http://www.cooo.net/2009/04/14/taipei-people/
    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9%BD%E5%85%88%E5%8B%87
    9. http://research.ncku.edu.tw/re/articles/c/20100212/2.html
    10. http://blog.sina.com.tw/5523/article.php?pbgid=5523&entryid=309499

    延伸阅读

    1. 符立中。《张爱玲与白先勇的上海神话》。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10月21日。
    2. 白先勇。《白先勇作品集》。天下文化。2008年8月19日。
    3. 叶思娴。《性别、离散与空间─白先勇小说电影化研究》。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10年。
    4.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1144494/
    5.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612919/
    6. http://ds-hk.net/thread-153491-1-1.html
    7. http://teacher.whsh.tc.edu.tw/huanyin/f2blog/index.php?load=read&id=815
    8. http://www.haodoo.net/?M=book&P=1142
    9. http://www.csghs.tp.edu.tw/~chic/page_3/lit_18_6.htm
    10. http://www.wretch.cc/blog/jimmywu0505/6848038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你的耳朵特别名贵?〉
下一篇:《台湾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