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石涛。1990。〈杨逵的「台湾新文学」〉。收於《台湾文学的悲情》。「派色文化」7。高雄:派色文化。叶石涛。1990。〈「台湾新文学」与杨逵〉。收於《走向台湾文学》。「自立文库」2036。台北:自立晚报。叶石涛。1987。《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杂志社。陈芳明。2000〈台湾新文学史(5):三○年代的文学社团与作家风格〉。《联合文学》,184:154-163。赵勳达。2006。《〈台湾新文学〉1935-1937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南台湾文学作家作品集」12。台南:台南市图书馆。林梵(林瑞明)。1978。《杨逵画像》。台北:笔架山。梁明雄。1996。《日据时期台湾新文学运动研究》。「文史哲学集成」355。台北:文史哲。梁明雄。2002。《张深切与〈台湾文艺〉研究》。「张深切研究集」1。台北:文经社。叶石涛。1997。《台湾文学入门:台湾文学五十七问》。「文学台湾丛刊」7。高雄:春晖。赵勳达。2004。〈1937年「汉文栏废止」与「台湾新文学」的停刊〉。收於「第十三届赖和文学研究论文奖」,博士班组佳作。
- 叶石涛。1990。〈杨逵的「台湾新文学」〉。收於《台湾文学的悲情》。「派色文化」7。高雄:派色文化。叶石涛。1990。〈「台湾新文学」与杨逵〉。收於《走向台湾文学》。「自立文库」2036。台北:自立晚报。陈芳明。2000〈台湾新文学史(5):三○年代的文学社团与作家风格〉。《联合文学》,184:154-163。赵勳达。2006。《〈台湾新文学〉1935-1937定位及其抵殖民精神研究》。「南台湾文学作家作品集」12。台南:台南市图书馆。
在执笔者方面,虽说与《台湾文艺》大同小异,不过许多知名作家如赖和、周定山、杨守愚、郭秋生、廖毓文、王诗琅、朱点人等,在《台湾新文学》发刊後都选择只为《台湾新文学》执笔,对《台湾文艺》作出了消极的抵制,由此可见文坛人士对两份杂志的评价。《台湾新文学》特别重视新人作家的拔擢,所举办过的最大的一次徵文比赛「悬赏原稿募集」,便将参赛资格限定为新人作家。吴浊流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指出,他从未想过要当个小说家,但因处女作〈水月〉意外被《台湾新文学》刊出,另一篇小说〈泥沼中的金鲤鱼〉也获得《台湾新文学》的徵文比赛入选,造成莫大的鼓舞作用。
《台湾新文学》的创刊,也有一段颇具争议性的过程。杨逵原本和《台湾文艺》关系密切,曾任日文编辑,为了蓝红绿的小说〈迈向绅士之道〉刊载问题,与总编辑张星建起了很大的争执,杨逵主张刊载,张星建极力反对,最後张星建的意见占优势,却也引发杨逵对於杂志路线的不满。因为,这不仅仅是刊载一篇小说的问题,更是意识型态的冲突,关系到台湾新文学运动的理想状态和文艺大众化路线的见解不同。《台湾文艺》已有纯文艺的倾向,出现了不少风花雪月的游戏文章,而杨逵坚持用写实主义来描写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因此难免与杂志高层张深切、张星建的意见相违,最後导致杨逵离开台湾文艺联盟,自行创办《台湾新文学》。〈迈向绅士之道〉因此在杨逵的主张下於《台湾新文学》上刊载,且深获好评,这也使得文坛人士对於《台湾文艺》的选稿标准产生质疑,并且更加肯定杨逵的眼光与文学理念。《台湾文艺》於1936(昭和11年)年8月停刊,《台湾新文学》则是继续坚持到1937年6月,此间的差距亦可说是文坛人士的支持与否所致。
1936年12月,「汉文创作特辑」被禁,可以看出日本官方对於言论箝制的加强,1937年4月,日本官方又明令禁止各报刊杂志的「汉文栏」(中文版面),再加上卢沟桥事变前夕的肃杀气氛,迫使《台湾新文学》於6月停刊,共刊行了15期,另有《新文学月报》2期。
中文关键字: 台湾文艺 , 三○年代 , 杨逵
英文关键字“Taiwan Bungei” , 1930s , Kuei Yang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