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地刚着,今培懿译。2005。〈一九四七年的「五四」文艺节:「缄默」如何被打破?〉。收於《光复初期的台湾:思想与文化的转型》。黄俊杰编。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徐秀慧。2004。〈战後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的考察1945-1949〉。博士论文,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台湾历史辞典。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toc.html。
对日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原以5月4日为青年节,3月27日为文艺节。「青年节」是庆祝「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而订定,「文艺节」则是为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而设立。直至1940年,国民政府才将「青年节」移至3月29日,来纪念「黄花岗之役」的烈士。
「五四文艺节」的订定过程充满了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文化角力,其中包括了五四文化运动的正统继承问题,以及「五四」诠释权之争,因此延迟至1945年才将5月4日订定为文艺节,并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表〈为纪念文艺节公启〉,强调「五四」反封建制度压迫、反帝国势力入侵的精神,以及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态度,为「五四」的精神内涵定调。
虽然双方曾经对於五四的文化精神有基本共识,但长期以来「五四」的正统地位与诠释权都掌握在共产党手中,国民党对「五四」的态度经常是以避而不谈的方式来处理。因此,战後初期(1945-1949年)的台湾,国民党官方没有举办过任何关於「五四」的纪念活动,但在民间还是有许多纪念「五四」的文章。当时的台湾文坛不论是本省籍或外省籍人士,都写了不少文章来纪念「五四」,如许寿裳、王思翔、楼宪、张禹、杨逵、杨云萍等人,都曾发表与「五四」相关的文章,使得「五四」成为不分省籍的共同话题。对外省籍作家来说,提倡中国「五四」文化精神,不但是抵抗国民党政府对言论的压迫,亦是希望藉由五四文化来扫除台湾所存留的日本遗毒,进而重建中国文化。相对而言,本省籍作家在谈及「五四」时,则多强调台湾自日治时期就深受五四文化运动的影响,台湾的抗日文学即是受到五四文化精神影响所产生。
本省籍与外省籍作家透过「五四」阐述了不同的意义,但在「五四文化运动」框架下,彼此之间仍有相互合作。像是1947年12月由「台湾文化协进会」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讲座」,又称作「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讲座」,由许寿裳一手策画,师资阵容包括:李何林、台静农、李霁野、钱歌川、雷石榆、黄得时。举办讲座的目的在於,使当时的台湾民众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思想,并介绍中国的主要作家以及代表作品。由此,可以看见两岸作家在「五四」的文化脉络之下相互交流的情形。
中文关键字: 五四文化运动 , 国共内战 , 许寿裳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