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桐。1997。〈两报文学奖的风格与权力结构〉。收於《世界中文报纸副刊学综论》。瘂弦、陈义芝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 杨照。1998。〈从「乡土写实」到「超越写实」:八○年代的台湾小说〉。收於《梦与灰烬:战後文学史散论二集》。「联合文学」162。台北:联合文学。
- 林淇瀁。1993。〈文学传播与社会变迁之关联性研究:以七○年代台湾报纸副刊的媒介运作为例〉。硕士论文,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
- 庄宜文。1998。〈「中国时报」与「联合报」小说奖研究〉。硕士论文,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王德威。2001。〈媒体、文学与家国想像〉。收於《时代小说(民国六十五年至八十九年):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集》。「联副文丛」48。苏伟贞编。台北:联合报。
- 施淑女。2001。〈第三世界与岛屿台湾〉。收於《时代小说(民国六十五年至八十九年):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集》。「联副文丛」48。苏伟贞编。台北:联合报。
- 张俐璇。2007。〈两大报文学奖与台湾文坛生态之形构〉。硕士论文,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 林于弘。1999。〈解严後两大报文学奖新诗得奖现象观察〉。收於「第三届青年文学会议」,文讯杂志社主办,未出版。
- 张明珠。2004。〈「中国时报」与「联合报」报导文学奖得奖作品研究1978-2000〉。硕士论文,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应用语言文学研究所。
- 庄宜文。2003。〈文学竞技或人性试炼?:谈文学奖的光明与幽暗〉。《文讯》,218:41-45。
- 庄宜文。1997。〈歌颂,在文曲星内闪烁的夜空:台湾文学奖纵横谈〉。《文讯》,136:24-25。
1976年「联合小说奖」开办,为私人报业举办文学奖先锋,1978年「时报文学奖」跟进。其时正为副刊地位攀升颠峰之际,透过文学奖举办具体展现副刊策画能力,带动台湾文坛蓬勃发展。文学声誉和巨额奖金吸引众多作家,蔚为文坛盛事。两大报文学奖以较开放的精神,取代了有特定取向的官办文艺奖地位,整合文坛资源,塑造文学新典律,象徵了文学评论体系的移转,亦回向提升两大报副刊在台湾文坛的地位。
两报文学奖各有特色,「时报文学奖」历年来徵奖文类涵盖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散文、新诗、叙事诗、报导文学、童话、文化评论、戏剧等;「联合报文学奖」从最早的短篇小说类,拓展至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极短篇小说、散文、新诗、报导文学等。「时报文学奖」如同其「文化副刊」性质,种类多且机动性高,对新兴议题反映敏锐,较具开创性;「联合报文学奖」则秉持较纯粹的「文艺副刊」性质,徵选文类较稳定。1970年代末以降「联合副刊」推广的极短篇小说,与「人间」副刊推广的报导文学,皆纳入文学奖徵文,具推波助澜之效。
两大报文学奖鼓励和引导创作风气,是文学创作和批评最直接活跃的对话场域。文学奖的成立和变革,既反映也领导时代风潮,具体而微展现台湾当代文坛发展脉络。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以「三三集刊」为核心的张派文学,和乡土派各拥半边天,1980年代以降都市文学、政治文学、女性文学、情慾文学轨迹历历在目,可谓文学发展的重要指标。
历届两大报文学奖评审,大抵囊括了一时重要的评论者与作家,评审委员的组合亦相当程度地反映文坛结构。评审委员的文学观点和意识形态、世代、流派、性别、省籍,皆影响审查标准,评审组合、审查方式、投票策略等操作方式亦影响得奖结果。评审委员和得奖作家形成世代交替现象,早期评审如叶石涛、姚一苇、司马中原、张系国、陈映真、白先勇、王文兴、洛夫等,至1990年代後期已少任评审;1970年代末崛起的朱天文、朱天心、张大春、东年、袁琼琼,和1980年代苏伟贞、李昂、平路、杨照,後多数担任决审委员。1990年代後崛起的林耀德、黄锦树、骆以军、锺怡雯、陈大为、唐捐等,亦已为文坛中坚。文学奖提供优秀作者崛起管道,也是建立文学声誉最直接的途径,促进文学新世代的形成,并促成海外华文文学交流,得奖者囊括中国、香港、美国、马来西亚各地作家。
除两大报文学奖之外,1980年代开办的报刊文学奖,尚有「自立报系百万元小说奖」(1982)、《中华日报》「中华文学奖」(1987)、「中央日报文学奖」(1989)等,可谓文学奖鼎盛时期,1990年代以降,随文学媒体生态改变,媒体文学奖的影响力才逐渐不若以往。
中文关键字: 中国时报 , 联合报 , 文学奖 , 副刊 , 典律
英文关键字China Times , United Daily News , Literature Award , Literary Supplements , canon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