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可爱的仇人

可爱的仇人
2011-12-03 09:20:51   来源:   点击:

    《可爱的仇人》 小说名,作者阿Q之弟,本名徐坤泉(1907.3.25~1954.07.11),澎湖望安人;《可爱的仇人》原在1935年间,於《台湾新民报》连载160回,次年结集,由该报社出版,并由林献堂、罗秀惠、叶渚沂与萨镇冰等台菲中人士,作序题字,徐氏在自序中说到,「在台湾这样的环境,要写成一篇能被认为『大众化』的小说,是难上加难的事」,「大众文学」,面对地是读书市场的考验,而当时三○年代,正是日治台湾的多语混杂,文言与白话,汉文与日语等众声并陈,徐氏以汉文统摄,巧妙地熔铸在小说话语中,并自觉创作「乡土文学」,「有时亦当用台湾乡土的口音造句描写」;小说内容,偏重於社会世情,获得当时新兴娱乐的青睐,经由作家张文环(时为《风月报》日文主笔),译成日文,於1938年8月由台湾大成映画公司出版,其风靡程度,再三印行、转译出版,约略想见。《可爱的仇人》,从「风雨之夜」开始分目,以迄「新婚蜜月」,故事轴线,是由秋琴、王志中一生为中心,分别开展、交股,构连出时代儿女的爱情追求,故事并发展至下一代求学、婚姻,随着章回的结束,由悲到乐的欢喜结局,正是顺应读者的期待;叙事者的目光,兼及本岛、日本、上海与南洋,尤其是港口与驿站等运输地点的纪录,反映出彼时台湾人的行旅与世界观,内容则强烈反映时代的氛围,与市民的日常样态,从上一代,受到时代、社会与生活的现实摧折,爱情与物质,或得若失,下一代,显然是走出自我的光明大道。再者,小说中所透显的知识品味,如丽茹对於菊池宽,「尤其是三角恋爱的小说,更使她读到废寝忘食」,或及夏娃、娜拉、鲁宾逊,可知西洋文学与宗教的传入渗透。本书以文艺软调,说解恋爱叙事,主角间的纠结、忏情与败德的告白,加上鸡笼生(陈炳煌)的插画,获得市场的成功,然而,从批判性的阅读策略,虽然小说中,隐微批判物化、性别、社会阶级等问题,但对於殖民与异民族,则无着墨,对於内台联婚、日华亲善、亚细亚民族大同盟的门罗主义,隐有顺应国策的现象。战後,此书曾经多次再版,九○年代末期,编入黄英哲、下村作次郎编纂的「台湾大众文学系列」中,并另录有徐氏的《灵肉之道》(1937),以及建勳《京夜》(1927)、吴漫沙《大地之春》(1942)以降的大众文学系谱,对於了解台湾文学的多层面向,所呈显的通俗(popular)、大众(mass)取向,其「普遍读者诸君」的位置,可以与菁英、分众文学,乃至官方的文艺政策,取资观看。(柯乔文撰写)

    参考资料

    1. 徐坤泉:《可爱的仇人》,收入黄英哲、下村作次郎编「台湾大众文学系列」1-2辑,台北:前卫,1998年初版。
    2. 黄英哲、下村作次郎:〈战前台湾大众文学初探(一九二七年~一九四七年)〉,收於彭小妍编《文艺理论与通俗文化》(上),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筹备处,1999年初版。
    3. 柳书琴:〈从官制到民制:自我同文主义与兴亚文学(Taiwan,1937-1945)〉,「第一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现代文学的历史迷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国立曁南国际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合办,2003年11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冬夜
下一篇:古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