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懿琳、锺美芳、杨翠着,《台中县文学史发展史:田野调查报告书》,台中县: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3
- 陈万益,〈现阶段区域文学史撰写的意义和问题〉,《文讯》第174期,2000年4月
《台中县文学发展史》成书前,研究小组先完成了《台中县文学发展史田野调查报告书》。此书由三位学者与其研究小组负责撰写。施懿琳所处理的原住民口传文学及清代文学部分,都是深入民间,以地毯式的搜索及访谈,方将原住民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加以记录;而清代在今台中县一带,文人的活动概况及诗文作品,由於时间久远,或遗散、或湮埋,都必须费心地寻找线索,或往访文人後裔,或至各地采集寺庙、书院、祖祠的柱联,乃至於文人墓前吟友的题诗,亦是田野小组蒐罗的对象。而锺美芳、杨翠负责的部分,则是先锁定某些特定的文人作家,依作家的特殊性预先设计问题,而後进行实地采访,或访问文人的後裔,或与当代作家面对面访谈。
《台中县文学发展史田野调查报告书》,在台湾区域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包括清代的吴子光、丘逢甲,日据时期以雾峰林家为主体的「栎社」,在新文学作家方面,老一辈的吕赫若、张冬芳、陈千武等,而年轻一辈则有洪醒夫、路寒袖、廖辉英等重要作家,都成为小组进行田野调查访谈的对象。369页的报告书,图文并茂,除了出土许多外界从来无所悉的作家手稿、日记、杂志、书籍之外,许多人物的相片、相关活动照片、文物、资料等的呈现,都相当令人惊艳,而人物的生平小传和访谈录也都是钩隐缉微的可贵文献。
《台中县文学发展史》即是在《田野调查报告书》的基础上所建构出来的文学发展史,也是台湾第一部透过田野调查而撰写的区域文学史。在此重要的是他们进行调查的程序:首重基本资料的阅读:透过乡镇方志和相关的论文及着述以掌握全区乡镇的历史沿革、文化发展、文人事略等作为基本知识。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掘和整理新史料,弥补过去相关着作的不少缺漏。过者的方志与文学史,或偏重古典文学,或偏重新文学,而《台中县文学发展史》自原住民口传文学、清代文学、日治时期新旧文学与战後新旧文学四个部分,谈论台中县的文学发展过程,已能新旧兼顾,又增加民间文学的叙述,是台湾区域文学研究的一大进步,但相对来说,文学史观、文学史的分期和区域文学特色的建立,则仍有待开发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