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台湾三字经

台湾三字经
2011-12-03 09:22:40   来源:   点击:

    《台湾三字经》 一卷,新竹王石鹏(1877~1942)所着,感於「尔小子。生於斯。地理志。宜先知」(首句),遂以汉文童蒙的「三字经体」,於1900年完成此书,1904年出版时,书末有乡人王松的跋,书页题字,由总督府编修官小川尚义,手撰「如此江山」。「欲为本岛童蒙示其捷径,且便於口头熟读故」,内容首序位置、名称、治乱、沿革,继叙番部种族、山川物产及经济上之事等,而以「能熟读。非无益。智识开。宜游历」作结,可见王氏期许的知识养成,是通过阅读与亲履、思想与实践,两相阐发,克肤其功。王氏自述书名所由,「仿宋王伯厚先生所着之《三字经》体」,王伯厚系为南宋史家王应麟,一般将《三字经》推为伯厚所作,後世稍加增补,然而,王氏着作《台湾三字经》,胸中已杂鞣新式知识,故其关照亦广,「西人五尺童子,皆能明五洲万国之俗、太阳地球之位」;再者,王氏虽意欲「虽曰地理,而历史寓焉」,将时间的连续意识,寓於空间叙述之内。然正如中国的《三字经》,广泛流传於元代,透过自幼的口诵心惟,将汉民族的道统,谨记立身,因此,史地叙述,总涉及自我理解、国族想像等复杂因子,展卷诵读《台湾三字经》时,尤要注意单字简词背後,其殖民与权力的复杂关系。目前通行本,为台湾文献丛刊,编次第162种,无分目,并录有「旧政府行政机关图」、「台湾说略」与「台湾行政区域变革表」等,以表佐文,增益理解。现有魏英满(2000)、刘芳薇(2002)多种注释出现,尤其标注河洛音,如陈泰然等所从事,以台湾音读,更能符合彼时家塾课读的实景。(柯乔文撰写)

    参考资料

    1. 王石鹏:《台湾三字经》,台北:自印,1904年。
    2. 施懿琳:「台湾三字经」词条,《台湾历史辞典》,2004年5月初版 ,页1072。
    3. 黄美娥:〈童蒙教育的新页──王石鹏及其《台湾三字经》〉,台湾教育史研讨会,新竹:新竹市教师会,2001年9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原住民汉语文学
下一篇: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