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荣
2011-12-03 09:23:45   来源:   点击:

    吴新荣(1907.10.2~1967.3.27) 诗人。生於台南将军乡,为盐分地带知名的文艺创作者。为汉诗人吴萱草和张实夫妇之长子。毕业於东京医学专门学校。於日本求学的阶段,正是大正时代民主思想高涨之际,社会弥漫着社会主义思想,年轻的他也受到这股思潮所影响,积极参与留学生社团活动,如:「东京台湾青年会」、「东京台湾社会科理研究会」的成员。1929年日本爆发「四一六」事件,许多日本、台湾的共产党党员皆被捕,吴新荣也被拘捕被关29天。1932年7月返台经营其叔父设立的佳里医院。隔年与徐清吉、郭水潭成立「青风会」,为当时地方上第一个文化组织,仅为期两个月之短。1935年与郭水潭等人一同组织「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在盐分地带展开文艺活动,「盐分地带」派也由此时开始形成。1942年发表的「亡妻记」,被誉为台湾版的「浮生六记」及其其自传「一个台湾人的清白家族史」。光复後吴新荣行医之余,将大部分精神投注於南台湾的文献采撷和整理工作,曾任台南县文献委员会编纂组长,主编过《南瀛文献》,主修《台南县志稿》13卷。1967年3月27去世。重要作品有:《震瀛随想录》、《震瀛追思录》、《亡妻记》、《南台湾采风录》、《吴新荣全集》……等书。吴新荣的作品以诗为主,关怀弱小、热爱乡土,批判现实,为主要特色。在〈新诗与我〉一文中,吴新荣将自己创作历程分为三阶段:「第一期青年时代可谓浪漫主义期;第二期壮年时代也可谓理想主义期;第三期老年时代也可谓现实主义期……」。陈芳明认为吴的诗观及作品可以说是台湾三○年代左翼诗学最佳代表,於〈吴新荣:左翼诗学的旗手〉一文分析其诗作:「第一、文学是不能离开大众的,它与社会脉搏是一起跳动的。第二、文学是不能离开土地,它有其一定的原乡,无需忌讳文学的地方性。第三、文学是反抗的,对於压迫、剥削、掠夺的政策,绝对不保持沈默。……就吴新荣经营的技巧观察而言,他并没有因此就牺牲了诗的艺术性。在他的盐分地带时期,诗作的精神臻於成熟,细致的实现他的诗观。」(黄恩慈撰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台语「瀑布」
下一篇:台湾文学史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