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樊。1997。〈文学传播现象〉。收於《1996台湾文学年监》。封德屏主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 朱伟诚主讲,蔡祝青、谢志昇整理报导。2001。〈台湾同志学(座谈会)〉。《妇女与两性研究通讯》,58:32-37。
- 张在舟。2001。《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郑州:中州古籍。
- 许剑桥。2003。〈九○年代台湾女同志小说研究〉。硕士论文,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朱伟诚。2005。〈另类经典:台湾同志文学(小说)史论〉。收於《台湾同志小说选》。「人文工程 」E028。台北:二鱼。
- 许剑桥。〈女女出发,女男女抵达:李渔「怜香伴」中女同性爱的完成〉。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会议及期刊论文」。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sex.ncu.edu.tw/course/liou/4_Papers/Paper_13.html。
- 白先勇。1990。《孽子》。台北:允晨。
- 纪大伟主编。1997。《酷儿启示录:台湾当代Queer论述读本》。「风格馆」55。台北:元尊文化。
- 许剑桥。2003。〈九○年代台湾女同志小说研究〉。硕士论文,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曾秀萍。2003。《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说论》。「尔雅丛书」386。台北:尔雅。
- 朱伟诚编。2005。《台湾同志小说选》。「人文工程 」E028。台北:二鱼。
台湾的同志文学,最早为1960年代白先勇〈月梦〉、〈青春〉、〈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等短篇小说所透露的迂回情愫,之後,描写台北新公园男同志族群的首部同志长篇经典《孽子》,在窒闭的大环境下,无异是同志自我认同的启蒙书。但当年对此作的评论不是对同性情结视而不见、偏重家庭伦理的探讨,就是将同性恋与吸毒、帮派划上等号,是故,性别多元的创作和观点要到1987年解严後的1990年代才成为一股风潮。被压抑为禁忌 (taboo) 的「性」,与潮涌的声音出闸相互呼应,以往不被承认、不被看见的慾望和身分也开始大量言说,传统的性别界线受到挑战,具体成果便是1990年代台湾形塑的本土同志的特殊氛围。具有指标意义的,是同志题材开始在各文学奖攻城掠地,甚至夺得百万小说大奖,如:凌烟《失声画眉》(1991)、朱天文《荒人手记》(1994)、杜修兰《逆女》(1996)。
1990年代,同志主题进入知名小说家的书写,并且备受当时主流文学奖的青睐;评论家孟樊甚至说同志文学已成为「强势文类」,并「跃为主流文学,以至於取得正统的地位」,所以同志文学在1990年代台湾文坛上的位置已不再是边陲。另外,同志文学泰半以「小说」做为表现的类型(genre),简家欣提出此文类具有「想像现身」的认同暧昧,让身处异性恋环境的同志与非同志读者,藉由阅读其中的人物、故事,来了解或寻找归属,寄托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情感,甚或建构起同志族群的共同记忆和意识;像白先勇《孽子》让新公园成为广为人知的同志朝圣地,而邱妙津的《鳄鱼手记》也被台湾女同志次文化吸收,「鳄鱼」成了女同志社团的名号;而在BBS上,「拉子」(《鳄鱼手记》主角的绰号)也成为女同志自比之称。因此同志文学中的小说书写,在1990年代台湾累积了相当的数量与能见度,只是越过2000年後,同志书写热潮渐趋隐微。
中文关键字: 同志书写 , 同志小说 , 文学奖
英文关键字queer writing , Lesbian and Gay Novel , literature prizes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