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瀛涛
2011-12-03 09:25:40   来源:   点击:

    诗人。1934年(昭和9年)台北商业学校(今国立台北商业技术学院)毕业。在学期间,对文艺抱持高度的兴趣,尤其是诗的写作,将写诗视为与心灵对话及表现内在精神的方法之一。1936年参加「台湾文艺联盟」台北支部的文艺活动,并为发起人之一。1939年正式展开日文诗的创作,1942年,作品〈艺妲〉曾获《台湾艺术》小说徵文奖。

    1941年,台湾商工学校(今台北市开南高级商工职业学校)北京语高等讲习班结业,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前,旅居香港,与当时居住香港的诗人戴望舒等人交往。在香港期间,以中文、日文发表诗作,返台後就职於台北帝国大学(今台湾大学)图书馆。这样的经历,使吴瀛涛相对於同时代「跨越语言一代」作家,在战後「语言」的跨越上来得顺利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後,由於通晓「国语」,1945年担任国语通译,服务於台湾长官公署秘书室。1946年转任台湾省菸酒公卖局台北分局,直到退休。

    战後初期,当台湾多数作家纷纷因语言转换而辍笔时,吴瀛涛却继续以中文写诗发表,并於195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生活诗集》,且在《现代诗》、《蓝星周刊》、《创世纪》上发表作品,成为活跃於当时主流诗刊的少数台湾诗人之一。195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瀛涛诗集》,写作风格采用精简、随笔方式,没有诗题。1965年出版《瞑想诗集》,1970年出版《吴瀛涛诗集》,从这些丰硕的成果,不难看到吴瀛涛在战後,投注了大量的心血於诗的创作上。

    因为是跨越时代的见证者,吴瀛涛对於现实变动的影响感受深刻,他曾表示:「战後,由於旧秩序的崩溃,旧时代的解体,被称为破碎的年代。而处於这破碎的年代,指向着不可视的应有的甚至或属于未知的原形的探索,这一时代的诗人是苦闷的。」这亦是「跨越语言一代诗人」所共同体认的经历,怀抱着坚绝的耐心与毅力,在时代的困顿中,开拓诗的新方向。1964年,吴瀛涛与陈千武等12人成立「笠」诗刊社,此後,诗作大多於《笠》及《葡萄园》发表,这一时期,除了发表诗作外,也多了诗评、翻译等作品,另外,也在《笠》6-15期,连载「现代诗用语辞典」,厘清许多有关现代诗用语的观念,建立正确的诗的理论。

    除了诗文学之外,吴瀛涛也具有各种不同文艺的才能与风貌。1958年在《台湾新生报》连载《台湾民俗荟谈》,在《笠》17-18期,发表〈民谣诗话〉,先後出版《台湾民俗》(1969)及《台湾谚语》(1973),在民俗研究方面,卓然有成。此外,1963年出版散文集《海》,另外,对儿童文学亦有探究,曾翻译日本童话集。纵观吴瀛涛的文学表现,可感受其写诗的真诚态度,以及对文学无倦无悔的追求,一直默默地在热爱的文学领域中鞠躬尽瘁,更为台湾战後初期的诗坛重建贡献不可抹灭的心力。

    中文关键字: 台湾文艺联盟 , 跨越语言一代 , 原子诗 , 笠诗社 , 笠诗刊

    参考资料

    1. 林焕彰。1974。〈善良的语言:读吴瀛涛的诗〉。《龙族诗刊》,13。
    2. 着者不详。1971。〈纪念吴瀛涛先生特刊〉。《龙族诗刊》,4。
    3. 陈逸松等。1971。〈吴瀛涛先生追思特辑〉。《笠》,46:1-62。
    4. 陈芳明。2000。〈改写挽歌的高手:吴瀛涛的现代主义精神〉。《联合文学》,188:51-53。
    5. 许博凯。2007。〈跨越殖民之台湾在地知识分子的文化能动与策略:以吴瀛涛为观察对象〉。《台湾文学评论》,7(1):71-107。

    延伸阅读

    1. 古继堂。1989。《台湾新诗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
    2. 张双英。2006。《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台北:五南图书。
    3. 笠诗社编。1970。《吴瀛涛诗集》。台北:笠诗社。
    4. 吴瀛涛。1970。《台湾民俗》。台北:进学书局。
    5. 吴瀛涛。1975。《台湾谚语》。台北:台湾英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含泪的微笑
下一篇:四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