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地方文学

地方文学
2011-12-03 09:27:45   来源:   点击:

    相对於中央文坛、全国文学、整体文学而言的地域性文学,又称「区域文学。此一「地方」可以是现今的各级行政区(如「台中县文学」),可以是旧时的行政划分(如「竹堑文学」),也可以是某一特殊聚落(如「六堆文学」)。最大可以是联合数个县市的「北、中、南、东部文学」,最小一般到县之下的乡镇市级,以及直、省辖市之下的区级。

    以文学史的论述而言,全国文学与地方文学之间,两者虽然在论述上具有相同的时间架构,但是,前者往往无法钜细靡遗的将每位作家纳入论述,难免有遗珠之憾;如果将范围缩小成某一「地方」,纵使活动范围仅限於当地者、与中央主流文坛较少互动者、作品只有手抄本或自刊本而流通范围不广者,也会出现在地方文学史的论述之中。因此,在撰写地方文学与全国文学史时,两者之间颇有相辅相成之效。

    属於该地方文学的条件是:(一)出生於当地之作家的作品(例如出身南投的李瑞腾虽已在台北定居,但是「南投县文学史」必有其一席之地);(二)虽非此地出身,但在此地久住,文学作品当中也有许多以该地风土民情做为对象或背景者(例如出现在「台北市文学史」之中的白先勇);(三)如果不符合前述2个条件,只是短暂停留时创作於该地或仅以该地为作品主题者,在较为宽松的标准下,也算地方文学作品(如清代大量的游宦诗文)。

    台湾各个地方因为自然与人文环境之不同,文学作品亦有相异的面貌,例如盛产菸叶的美浓,锺理和便有〈菸楼〉之作,茶园遍地的龙潭,就有锺肇政以茶农家庭为背景的《鲁冰花》;沃野千里的彰化平原中,诞生了农民诗人吴晟,以及农民小说家洪醒夫;面对着宽阔太平洋的台湾东部,则有海洋文学的代表作家:廖鸿基与夏曼?蓝波安,这都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现象。近年来各县市政府更是透过地方文学奖的设置、作家作品集的出版,直接促进了描写在地特色的地方文学之风行。

    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地方文学创作、研究的过程,远因可溯及1987年解严,社会多元化的生命力因此从独裁政权的禁锢之中解放出来,单一文化霸权逐步被挑战、解构,社区文化意识蓬勃发展。嗅出此一文学风潮的《文讯》杂志,从1990年开始於各地举办「台湾各县市艺文环境调查」座谈会等一系列的活动。1994年行政院也在「12项建设」第三项中,明列「充实省(市)、县(市)、乡镇及社区文化转硬体设施」。1995年诞生了全国第一本地方文学史《台中县文学发展史》,其他地方之文学史论述亦逐年诞生,而此一台湾文学研究的崭新研究取径与视野,至今仍方兴未艾。

    中文关键字: 区域文学 , 多元文化 , 地方作家 , 文学地理学 , 地域文化

    英文关键字Regional literature , Multiculturalism , Local writer , Literary geography , Regional culture

    参考资料

    1. *封德屏主编。1994。《艺文与环境:台湾各县市艺文环境调查实录》。「文讯丛刊」23。台北:文讯杂志。
    2. *封德屏主编。1994。《乡土与文学:台湾地区区域文学会议实录》。「文讯丛刊」24。台北:文讯杂志。
    3. *陈万益。2000。〈现阶段区域文学史撰写的意义和问题〉。《文讯》,174:31-36。
    4. *施懿琳。2000。〈撰写区域文学史的几点感想〉。《文讯》,174:40-41。
    5. *黄美娥。2000。〈开启台湾文学研究的另一扇窗〉。《文讯》,174:48-50。
    6. 丁文玲。2007。〈眺望文学的流域:各县市作家作品集的人与事〉。《文讯》,261:49-53。
    7.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编。1998。《文化白皮书》。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8. 羊子乔。2007。〈历史纵深的在地观点:我对各县市作家作品集的期许〉。《文讯》,261:59-60。
    9. 徐淑佳。2007。〈播撒文学的种籽:各县市作家作品集调查报告〉。《文讯》,261:74-77。
    10. 郑定国。2007。〈在地言宣,在地书写:谈台湾区域文学〉。《文讯》,261:47-48。
    11. 顾敏耀。2006。〈在依旧闪耀的昔日光辉下:万华区、大同区的族群与文学〉。《文讯》,252:67-72。
    12. 顾敏耀。2006。〈草山含笑柳含烟?脉脉泉温溪岭间:士林区、北投区的族群与文学〉。《文讯》,252:60-66。
    13. 须文蔚。〈传统区域文学研究的指涉与局限〉。中时部落格,「作家部落格」。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blog.chinatimes.com/winway/archive/2005/11/18/26229.html。
    14. 江宝钗。〈走过的痕迹:嘉义地区文学的采集、调查、整理与研究概述〉。汉学研究中心,「汉学研究通讯第19卷第2期」。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ccs.ncl.edu.tw/Newsletter_74/74_03.htm。
    15. 〈地方感:美国区域文学〉。American Information Web美国资讯网,「美国国务院电子期刊第一卷第十期」。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usinfo.org/E-JOURNAL/EJ_LitRegional/tablcon.htm。
    16. 陈丽明等。〈「区域文学」理论探析〉。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国文学科中心,「国文学科中心第十七期电子报」。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www.fg.tp.edu.tw/~chin_center/17_epaper/1701.doc。

    延伸阅读

    1. *封德屏主编。1994。《艺文与环境:台湾各县市艺文环境调查实录》。「文讯丛刊」23。台北:文讯杂志。
    2. *封德屏主编。1994。《乡土与文学:台湾地区区域文学会议实录》。「文讯丛刊」24。台北:文讯杂志。
    3. *陈万益。2000。〈现阶段区域文学史撰写的意义和问题〉。《文讯》,174:31-36。
    4. *施懿琳。2000。〈撰写区域文学史的几点感想〉。《文讯》,174:40-41。
    5. *黄美娥。2000。〈开启台湾文学研究的另一扇窗〉。《文讯》,174:48-50。
    6. 马尔坎?布莱德贝里(Malcolm Bradbury)编,赵闵文译。2000。《文学地图》(The atlas of literature.)。「昭明文史」27。台北:昭明。
    7. 王志弘等译。2003。《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台北:巨流图书。
    8.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着,叶淑燕译。1990。《文学社会学》(Sociologie de la littture.)。「欧洲百科文库」L4018。台北:远流。
    9. 丁文玲。2007。〈眺望文学的流域:各县市作家作品集的人与事〉。《文讯》,261:49-53。
    10.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编。1998。《文化白皮书》。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11. 羊子乔。2007。〈历史纵深的在地观点:我对各县市作家作品集的期许〉。《文讯》,261:59-60。
    12. 王祥。2004。〈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社会科学辑刊》,153:123-128。
    13. 田中阳。1995。〈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当代小说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107-111。
    14. 吴敏显。2007。〈我那几本书〉。《文讯》,261:70。
    15. 李伯齐。2002。〈地域文化与文学小议〉。《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68-72。
    16. 周晓风。2002。〈区域文学: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文学研究》,4:3-8。
    17. 林崑成。2007。〈努力跨出一大步〉。《文讯》,261:60-61。
    18. 徐淑佳。2007。〈各县市出版作家作品集编目〉。《文讯》,261:78-92。
    19. 杨星映。2002。〈全球化与区域文化和文学〉。《文学评论》,4:78-80。
    20. 周晓风。2002。〈世界文学、国别文学与区域文学〉。《文学评论》,4:80-82。
    21. 郝明工。2002。〈区域文学刍议〉。《文学评论》,4:82-84。
    22. 张琬琳。2006。〈城南旧事:台北南区的族群变迁与文学书写〉。《文讯》,252:49-54。
    23. 张泉。2007。〈为区域文学史一辩〉。《文艺争鸣》,7:69-71。
    24. 莫渝、王幼华。2007。〈苗栗文字工作者的集合:「苗栗县文学史」的编纂〉。《文讯》,261:54-55。
    25. 陈延宗。2007。〈道地佳肴滋味浓〉。《文讯》,261:65-66。
    26. 乔林。2007。〈文学作者的心声〉。《文讯》,261:71。
    27. 渡也。2007。〈烟火短暂,文学永恒〉。《文讯》,261:62-63。
    28. 黄树根。2007。〈在每个角落扎根〉。《文讯》,261:72。
    29. 叶连鹏。2007。〈众志成城:澎湖文学史料访查纪事〉。《文讯》,261:56-58。
    30. 靳明全主编。2003。《区域文化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31. 赵天仪。2007。〈鼓舞作家?鼓励作品?开创新局:写在「台中市籍第11辑作家作品集」出版前〉。《文讯》,261:64-65。
    32. 樊星。1996。〈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评论》,4:110-119。
    33. 樊星。1999。《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文学理论批评建设丛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34. 欧银钏。2007。〈文学落花生:等待澎湖的故事〉。《文讯》,261:68-69。
    35. 郑定国。2007。〈在地言宣,在地书写:谈台湾区域文学〉。《文讯》,261:47-48。
    36. 郑清文。2007。〈站在文学高岗上:记「北台湾文学」〉。《文讯》,261:67-68。
    37. 颜玉露。2007。〈海阔天空澎湖情〉。《文讯》,261:73。
    38. 顾敏耀。2006。〈在依旧闪耀的昔日光辉下:万华区、大同区的族群与文学〉。《文讯》,252:67-72。
    39. 顾敏耀。2006。〈草山含笑柳含烟?脉脉泉温溪岭间:士林区、北投区的族群与文学〉。《文讯》,252:60-66。
    40. 段从学。2003。〈地域文化视角与现代文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5):14-17。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失根的兰花
下一篇:失声画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