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泽莱
2011-12-03 09:31:04   来源:   点击:

    小说家、诗人。本名廖伟竣。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时,即开始写作探索个人心灵黑暗面的现代主义心理分析小说,如《废园》、《红楼旧事》、《黄巢杀人八百万》。1975年大学毕业後,任教於彰化县福兴国中,因肾结石、神经衰弱、支气管炎等病痛,使宋泽莱自喻宛若「大好时光里自折而早衰的蒲柳」。随着社会接触面的扩大,时常感到现实世界简直是一个骗局,复杂得超乎大学刚毕业的他所能想像的,因而使他起念,欲藉文学来狠狠拆穿世界可笑的面具,而展开「打牛湳村」系列小说创作,如〈花鼠仔立志的故事〉、〈大头崁仔的布袋戏〉、〈笙仔与贵仔的传奇〉、〈粜谷日记〉等作,在1970年代「乡土文学论战」末期为乡土文学注了一剂强心针,使宋泽莱叩响文坛大门,一夕间成为新生代代表性作家,被叶石涛列为台湾1970年代写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也被视为继王祯和、黄春明及王拓之後,承续乡土文学传统的新一代作家。

    1976年10月起,2年兵役生涯促使他走向浪漫主义之路,希望透过浪漫主义小说,将自己放逐到一个美丽而带有若干异地风味的世界去解放自我,而有〈岬角上的新娘〉、〈海与天地〉、〈金猫港的故事〉、〈港镇情孽〉、〈我看见樱花树下的老妇〉、〈渔仔寮案件〉、〈狭谷中的白雾〉、〈花城悲恋〉、〈等待灯笼花开时〉等小说出现。退伍後重拾教鞭的他,心境已有所改变,自言:「我不但学会了现实,而且认识更深层的人的真面目。……我了解了人是一种有条件的存在,那些条件与生俱来,可以将人一直带向凄惨境地,有时他本身并不清楚这种限定,更可怕的,他可能知道这种限定,但无力去革除,他只能张着眼睛,注视悲剧的来临。」在察觉做为人的宿命後,宋泽莱企图用自然主义小说来为1979年以前台湾的下层社会留下见证,而有《蓬莱志异》之出现。但写作力旺盛而时有佳绩的宋泽莱,於1980年因参禅之故,作品开始锐减,直至1985年以环保小说《废墟台湾》及《抗暴的打猫市》复出,前书更获选为当年度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原本信仰禅宗的宋泽莱,後来又转信基督,魔幻写实小说《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热带魔界》与《变成盐柱的作家》等,将其宗教信仰与宗教体验融入小说当中,使小说富含寓意。後来更走向母语文学之路,有母语诗集《一枝煎匙》、《普世恋歌》;对於台语诗的关注,早在1983年出版诗集《福尔摩莎颂歌》时,即收录〈若是到恒春〉等6首台语歌诗。在结合同好创办母语文学杂志《台湾e文艺》之前,也曾与文友创办《台湾新文化》(1986)、《台湾新文学》(1995)等杂志。

    宋泽莱获奖无数,文学写作勇於尝试与实验,使其作品时时令人有惊异之感。除了小说、新诗创作以外,尚着有散文《随喜》及评述《禅与文学体验》、《台湾人的自我追寻》、《台湾人权文学论集》、《被背叛的佛陀》(I、II集)、《谁能当选总统》(共4集)、《宋泽莱谈文学》等书。除了作家与教师身分,宋泽莱同时也是台湾本土意识及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和理论奠基者。

    中文关键字: 乡土作家 , 台语作家 , 福尔摩莎颂歌

    英文关键字Regional literature writer , Taiwanese writer

    参考资料

    1. 宋泽莱。1978。《打牛湳村》。「远景丛刊」94。台北:远景。
    2. 宋泽莱。1979。《变迁的牛眺湾》。「远景丛刊」137。台北:远景。
    3. 宋泽莱。1979。《骨城素描》。「远景丛刊」136。台北:远景。
    4. 宋泽莱。1979。《粜谷日记》。「远景丛刊」101。台北:远景。
    5. 陈建忠。2007。《走向激进之爱:宋泽莱小说研究》。「彰化学丛书」3。台中:晨星。
    6. 李丰楙。1995。〈台湾乡土小说中的变迁意识〉。收於《台湾的社会与文学》。「国立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台湾研究论丛」3。龚鹏程编。台北:东大图书。
    7. 宋泽莱。1979。《红楼旧事》。「现代小说丛刊」。台北:联经。
    8. 宋泽莱。1980。《蓬莱志异》。「远景丛刊」169。台北:远景。
    9. 宋泽莱。2002。《变成盐柱的作家》。「台湾文学读本」7。台北:草根。
    10. 宋泽莱。2000。《蓬莱志异:写给台湾兄弟姐妹的书》。「台湾文学名着」25。台北:草根。
    11. 叶石涛。1987。《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春晖。
    12. 宋泽莱。2004。《宋泽莱谈文学》。「台湾文学研究系列」18。台北:前卫。
    13. 施淑、高天生主编。1996。《宋泽莱集》。台北:前卫。
    14. 陈建忠。〈宋泽莱小说研究〉。台湾文学研究工作室,「研究学者」。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an-kian-tiong/sek-su/sek-su.htm。
    15. 翁圣峰。〈下层社会的见证:试论宋泽莱的「蓬莱志异」〉。台湾文学研究工作室,「研究学者」。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a/ang-seng-hong/honglai-chi-i.htm。
    16. 曾丽埙。〈惊雷作家宋泽莱:从打牛湳村悄然而来〉。国立台中图书馆,「书香远传第014期」。2008年7月14日读取。http://www.ntl.gov.tw/Publish_List.asp?CatID=640。

    延伸阅读

    1. 陈建忠。2007。《走向激进之爱:宋泽莱小说研究》。「彰化学丛书」3。台中:晨星。
    2. 施淑、高天生主编。1996。《宋泽莱集》。台北:前卫。
    3. 石弘毅。1996。〈台湾农民小说的历史考察20-80年代〉。硕士论文,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
    4. 陈丹橘。1996。〈战後台湾农民小说的类型演变〉。硕士论文,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5. 陈建忠。1997。〈宋泽莱小说1972-1987研究〉。硕士论文,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风海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