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客家文学

客家文学
2011-12-03 09:31:20   来源:   点击:

    从诗歌、山歌、民间传唱,用文字来记录客家人生命、社群、性格的作品。

    文学家叶石涛在评论中肯定客属作家对近70年台湾文学的贡献,「客家文学中呈现的时代风格、族群意识与生活探索,由日治时期的日文写作到华文写作,历经乡土文学淬练,一再标榜客家文学与时代互应的潮流。」

    锺肇政认为,客家文学是指客家作家的文学作品,不必局限於客家语,於是在编选客家台湾文选时即用这样的标准。例如,过去以日文创作的吴浊流、龙瑛宗等人,不论写景、叙情,在在都彰显客家地区、客家人物的特色,并在中文注入了客家词汇,构成客家作家的特色。

    黄恒秋的《台湾客家文学史概论》,客家文学定义是:只要有客家观点、客家语言主题,不以客家人生活环境为限,扩充为全世界的客家文学,同时也必须是承认客语与客家意识都是主流。

    在叶石涛的论点中,客家文学作品泰半以客家社会为创作主题,在典型客家作品中,读者会经常读到客家习俗、庆典与生活。他相信早期客家作家虽以客家母语来思考,但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要创作客家文学,只是很自然地流露出客家色彩,丰富台湾语文的内涵,塑造台湾的新文化。

    从日治到终战、战後第二代与新生代的客家作家,都再三以文学作品,展现浓郁的客家风味,建构了特殊族群文化。早期代表作家,有吴浊流、龙瑛宗、锺理和、锺肇政等;1970年代後,台湾乡土文学论战掀起台籍作家与中国来台作家二大阵营的对垒,而且间接影响了「还我母语」运动後的客家意识与客家认同。

    锺肇政、李乔的大河小说,是客家文学的标竿;陈芳明的观察与研究指出,1980年代解严後,台湾政治环境松绑,本土文化随着多元的社会运动,在不同社群中燃起战火,许多长期被边缘化的族群都要求权力再分配,间而影响了文学主体再现。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客籍作家开展了不同於战前、1950、1960年代的写作素材,中生代作家的文体与素材就出现了大量台湾社会转型、工商社会的失落与对比,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记忆与想像,使客家文学类型与论述有更多元的空间。

    在主题与写作空间中,有杜潘芳格、利玉芳、谢霜天的客家女性书写,也有雪眸、黄秋芳的客家社群关怀;邱一帆的客家诗,及高翊峰、甘耀明等在多次文学奖中脱颖而出。

    中文关键字: 族群 , 权力分配 , 终战 , 建构 , 意识

    参考资料

    1. *叶石涛。1987。《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文学界。
    2. *锺肇政。1994。《客家台湾文学选》。台北:新地文学。
    3. *庄宜文。1997。〈歌颂?在文曲星内闪烁的夜空:台湾文学奖纵横谈〉。《文讯》,136:24-25。
    4. *黄恒秋。1998。《台湾客家文学史概论》。台北:爱华。
    5. *周英雄、刘纪蕙编。2000。《书写台湾:文学史、後殖民与後现代》。台北:麦田。

    延伸阅读

    1. 黄荣洛。1989。《渡台悲歌:台湾的开拓与抗争史话》。「协和台湾丛刊」7。台北:台原。
    2. 徐正光编。1991。《徘徊於族群与现实之间:客家社会与文化》。台北:正中书局。
    3. 邱彦贵、吴中杰。2001。《台湾客家地图》。「发现台湾系列?图文卷」1。台北:猫头鹰。
    4. 张良泽编。1977。《吴浊流作品集(1-6卷)》。「远行丛刊」25-30。台北:远行。
    5. 锺肇政。1999。《锺肇政全集》。桃园:桃园县立文化中心。
    6. 锺铁民总编辑。1997。《锺理和全集》。高雄:高雄县立文化中心。
    7. 杜潘芳格。1993。《靑凤兰波》。台北:前卫。
    8. 李乔。2001。《寒夜三部曲》。「台湾文学丛书」2-4。台北:远景。
    9. 黄娟。2000。《失落的影子》。「黄娟作品集」13。台北:前卫。
    10. 张典婉。2004。《台湾客家女性》。「本土新书」85。台北:玉山社。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尉天骢
下一篇:小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