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近代文学馆编,《日本近代文学大事典》,东京:讲谈社,1984
- 黄宗彬,《台湾日治时期文学作品研究--庄司总一之「陈夫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日本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 谢柳枝,〈大东亚战争下的批判--论庄司总一之《陈夫人》国家原乡的失落与虚构〉,《台北教育大学集刊》第十期,2005年11月
庄司总一从小渡台,长期居住台湾,直到台南一中毕业後,回内地就读庆应大学英文科,从事文学活动。总一的大学时代,曾受教於西脇顺三郎(1894-1982),西脇氏1933年出版的《ヨーロツパ文学》(《欧洲文学》),讲授与自然主义对抗的方法,并教导学生必须要以讽刺文学的态度来进行创作,总一的文学性格受其影响甚大。
1931年总一庆大毕业,正值日本经济不景气之际,於是他打消就业的念头,开始以鬻文为生,在杂志《新青年》投稿幽默小说,在《诗と诗论》(《诗与诗论》)刊载翻译,可见总一也曾参加过大正时代末期至昭和初期,打败自由诗、开拓现代诗文体的超现实主义派活动。
庄司总一隶属於三田文学派。三田文学派是新现实主义的一支。所谓新现实主义,是对於被耽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疏远的现实,意图再度以明澄的知性,和明确的技巧重新出发的文学倾向。总一也提到所谓艺术「并非只是模仿事实,而是灵活运用事实,也就是说,让现实重现。而且,就像所谓预言一样,要早一步预知事实,因此在此应该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总一在《新三田派》上的第一篇翻译作品为赫胥黎的《道化の踊り》(《滑稽的乡村舞蹈》),接着发表数篇创作小说,其中《疲劳》一作,是其创作生涯中唯一的私小说作品。之後在《三田文学》上发表《土と光》(《土与光》),被丹羽文雄评为「今月最优秀」之作,自此总一立志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因战争而焦虑的总一加入佐佐木邦的幽默俱乐部,学习马克吐温的幽默写作方式,以笔名金让二发表的《私の太阳》(《私的太阳》)曾改拍为电影,在「帝都座」获得满堂彩。
1940年出版《陈夫人》第一部「夫妇」,佐藤春夫评为「犹如天马行空振翅之声,清晰可闻,诚为难得之作」。1942年《陈夫人》第二部「亲子」出版,1943年获大东亚文学赏次赏。在皇民化运动期间,总一执笔《台湾爱》(《对台湾的爱》)、《南枝》(《南方的枝干》)等文,表达他对统治者对本岛人实行皇民化训练的质疑。
1951年总一发起同人杂志《新表现》,每月召开「金曜会」,进行同人间的交流,此杂志刊行五年,共20号。1954年受聘为庆应大学教养部讲师,开授「世
界文学」讲座。1961年11月28日,总一因胃癌病逝日本医大饭田医院,得年55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