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德威。2004。《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阅读张爱玲书系」3。济南:山东画报。
- 庄宜文。2001。〈张爱玲的文学投影:台、港、沪三地张派小说研究〉。博士论文,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王德威。2004。《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阅读张爱玲书系」3。济南:山东画报。
- 张诵圣。2001。〈袁琼琼与八○年代台湾女性作家的「张爱玲热」〉。收於《文学场域的变迁》。「联合文丛」229。台北:联合文学。
- 庄宜文。2001。〈张爱玲的文学投影:台、港、沪三地张派小说研究〉。博士论文,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 苏伟贞。2006。《描红:台湾张派作家世代论》。「世纪文库?文学」9。台北:三民。
- 郝誉翔。2002。《情慾世纪末:当代台湾女性小说论》。「当代观典」10。台北:联合文学。
- 杨泽主编。1999。《阅读张爱玲:张爱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麦田人文」28。台北:麦田。
- 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2002。《再读张爱玲》。香港:牛津大学。
- 黄锦树。2001。〈世俗的救赎?:论张派作家胡兰成的超越之路〉。《中山人文学报》,13:63-83。
- 林幸谦主编。2007。《张爱玲:文学、电影、舞台》。香港:牛津大学。
虽仅於1960年代(1961年10月26日)来台一次,然在台影响尤为深远。历来经夏志清、水晶、唐文标、朱西甯,以至陈芳明等不同文学观点的评论者或作家,为其声势奠基。张爱玲作品犀利剖析人性,透视时代文明,文笔精致流丽,超越了时空限制,评论接收与解读的方式,又各依所处时空环境和意识型态流转,随着反共文学、现代文学、女性文学的兴起与时并进具体反映时代风向的转变。张爱玲不凡的贵族身世增添其传奇色彩,显赫家世、浪漫情爱、孤寂晚年,谱成华丽与苍凉的人生隐喻,适度的展示与留白,让读者驰骋个人想像并投射自身欲望。张爱玲在1940年代中国上海发迹,离沪後在台湾、香港逐渐备受重视,1980年代後作品方重返中国,1990年代中逝世後更引起媒体发烧。20世纪末的怀旧风、上海热,让凝聚了旧上海风华的张爱玲,成为一个象徵意义丰厚的文化符码。
张爱玲对同代及後辈作家影响深远,已形成一支谱系庞大的流派。1970年代末胡兰成来台,获张迷朱西甯尊奉为师,感召一群青年作家成立《三三集刊》,自此「张腔胡调」播种台湾。1980年代末王德威率先提出「张派作家」并初勾轮廓,此後论者接续系连与举证工程并予定义。被点名者包括台湾作家朱天文、苏伟贞、袁琼琼、林俊颖、施叔青,香港作家黄碧云、锺晓阳、李碧华,中国大陆作家王安忆、苏童、叶兆言、须兰,与旅美作家严歌苓等。这群被划入张派谱系的作家群多出生於1950年代前後,父母辈或自身经时代离乱与族裔散居经验,文学活动场域泰半以台、港,与上海近城为辐轴,三地皆具政治殖民、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特质。文学传统继承世情小说与海派文学精神,政治倾向隐性,脱逸出历史大论述的框架,关注日常生活的小情小爱,擅长描绘情爱红尘,探索女性处境,潜藏颠覆精神。作品穿越现实表象,以通透的眼光探勘人生,又耽於细节书写,时在虚无与琐碎间摆荡。多数张派作家本身具编剧经验,擅长人生与戏剧叠映的笔法,作品萦绕浓厚的戏剧性,或与张爱玲作品存在明确互文关系。比诸文学宗师,张派作家们展现的女性意识和历史意识更具现代感。三地张派作家各有风格,个别作家亦存差异,在张爱玲的影响与相近背景的连结下创作有所呼应。
中文关键字: 张爱玲 , 张派 , 海派
英文关键字Eileen Chang , Eileen Chang and Her Followers , Shanghai Style Literature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