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技术 > 语文知识 > 文化清洁运动

文化清洁运动
2011-12-03 09:39:42   来源:   点击:

    针对〈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中所提及的议题展开研讨与实际行动。延续1953年蒋中正所发表的〈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中所提,必须「铲除赤色的毒与黄色的害」的号召,中国文艺协会在经过1954年5月4日第九次会员大会之後,决定发起「文化清洁运动」。

    1954年7月26日,「文化清洁运动」专门研究小组,以「某文化人士」名义对社会发表谈话指出:「一项文化消毒运动,正在酝酿展开中;这项文化运动可名之为『文化清洁运动』或『除文化三害运动』。因此,文化、教育、新闻、文艺、青年、妇女等团体一面为响应总统号召,一面痛感当前文化事业的畸形发展,拟即展开文化清洁运动,吁请各界一致奋起,共同扑灭文化三害:『赤色的毒』『黄色的害』『黑色的罪』。」这份宣言由《中央日报》及《台湾新生报》刊出,此为发动「文化清洁运动」的第一声。

    1954年8月9日,各报发表了〈自由中国各界为推行文化清洁运动厉行除三害宣言〉,共500余人、155个社团共同发起。同年8月中旬,40余个社团共同发起「文化清洁运动促进会」,以表示对文化清洁运动的热烈响应。其他诸如加强该运动的宣传、举办座谈广播、举办民意调查(目的在检举赤、黄、黑出版物)等,都是文化清洁运动的重点工作项目。

    文化清洁运动可视为一个消极的扫除文坛异样声音的运动。配合各项出版法规、加上「赤色的毒」、「黄色的害」、「黑色的罪」模棱两可的定义,使得文艺界人士与多数杂志社、出版商人人自危,纷纷签署由文协起草的〈自由中国各界为推行文化清洁运动厉行除三害宣言〉,宣示自己除三害、配合国家扫荡不法的决心。1954年8月27日,内政部下令《中国新闻》、《新闻观察》、《纽司》、《联合新闻》、《世界评论》等共10份刊物予以停刊处分,此乃文化清洁运动第一波惩处名单。之後更举办多次座谈、检举,在政府主动搜查、民间同时匿名检举的状况下,文坛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中国文艺协会随後陆续发起「消除黄色作品运动」、「拒读不良书刊运动」、「扑灭盗印翻版恶风运动」等运动,进一步控制当时文坛与出版界,1958年「出版法修正案」所引起的言论自由风波,可说是与文化清洁运动的延续。

    中文关键字: 中国文艺协会 , 蒋介石 , 陈纪滢 , 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

    参考资料

    1. *中国文艺年监编辑委员会编。1966。《中国文艺年监一九六六》。台北:平原。
    2. *蔡其昌。1996。〈战後1945-1959台湾文学发展与国家角色〉。硕士论文,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
    3. *黄玉兰。2005。〈台湾五○年代长篇小说的禁制与想像以文化清洁运动与禁书为探讨主轴〉。硕士论文,台北师范学院台湾文学研究所。
    4. *〈文化清洁运动〉。台湾文学辞典试用版。2008年2月21日读取。http://www2.nmtl.gov.tw:8090/ug-9.jsp?xsd_name=entry&handle=122。

    延伸阅读

    1. *李丽玲。1995。〈五○年代国家文艺体制下台籍作家的处境及其创作初探〉。硕士论文,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
    2. *简弘毅。2003。〈陈纪滢文学与五○年代反共文艺体制〉。硕士论文,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3. *黄怡菁。2006。〈「文艺创作」1950-1956与自由中国文艺体制的形构与实践〉〉。硕士论文,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排湾族pali巴里的红眼睛传说
下一篇: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