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叔青
2011-12-03 09:40:18   来源:   点击:

    施叔青(1945~ ) 彰化鹿港人,与从事文学研究的着名教授施叔,以及妹妹李昂为享誉台湾文坛的姊妹花。淡江大学法文系毕业、纽约州立大学大学戏剧系硕士,1977年香港任职香港艺术中心亚洲节目部策画主任,1994年回台定居,现从事专业写作。其重要代表作有:《约伯的末裔》、《拾掇那些日子》、《常满姨的一日》、《琉璃瓦》、《完美的丈夫》、《愫细怨》、《情探》、《韭菜命的人》、《维多利亚俱乐部》、《她名叫蝴蝶》(香港三部曲之一)、《遍山洋紫荆》(香港三部曲之二)、《寂寞云园》(香港三部曲之三)、《微醺彩妆》、《西方人看中国戏剧》、《台上台下》、《耽美手记》、《行过洛津》(台湾三部曲之一)等等。综观施氏三十几年的伏案笔耕生涯,其写作视角不时更迭、并且不断放大书写格局,因此处处可见心境变化的轨迹。早期以处女作〈壁虎〉登上文坛,当时由於受到现代主义影响与深刻察觉出人性苦闷与女性慾望後,创作笔法便常以家乡鹿港作为形构她特有的「死亡、疯癫、性」世界之呈现,其中神秘的潜意识畛域与根土特有的风俗习性更为笔下惯用体裁。七○年代正当台湾文学扬起回归写实主义的旗帜,施氏的笔触风格亦转回关怀台湾,除了不断着墨对抗都市文明冲击之後的「失根」危机外,重返传统文化更是施氏所强调的重点,而後参与了吕秀莲的新女性主义,使施氏的关怀焦点更扩及女性自觉与婚姻故事。侨居香港後,施氏自谓私学张爱玲,处在香港这个充斥人慾物慾、吃尽穿绝的叹世界里,施氏以「岛民」的身分冷眼旁观香港这颗东方之珠,并从中发展出一系列的「香港传奇」,在见证过香港於历史及身分认同上的含混之後,1993到1997年之间,完成了打进「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的重要代表作──《香港三部曲》。从早期的人性慾望、文化传统、国族寓意,再至2003年以迁移文学之姿打造台湾前现代历史的《行过洛津》,足可见施氏长期以来的创作使命即不断精进、力求变化。(陈凯筑撰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排湾族蛇变鹰传说
下一篇:文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