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国璠,《台湾先贤着作提要》,新竹:台湾省立新竹社会教育馆,1974。
- 王国璠、邱胜安,《三百年来台湾作家与作品》,高雄:台湾时报社,1977。
- 施琼芳,《石兰山馆遗稿》,台北:龙文出版社,1992。
- 施懿琳,〈施琼芳〉,许雪姬总策划,《台湾历史词典》,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4。
- 施懿琳主编,《全台诗?第五册》,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2004。
- 张子文,〈施琼芳〉,张子文、郭启传、林伟洲合撰,《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6,页423-425。
初名龙文,字见田,一字昭德,号珠垣,中进士後改今名,生於台湾府城米街(今台南市新美街),病逝於府邸石兰山馆(今台南市民族路旁),得年53岁。
施琼芳出身殷商家庭,个性恬淡好学,曾就讀於台南引心书院(1886年迁至今赤崁楼遗址并改名蓬壶书院),1833年(道光13年)入台湾道周凯门下受业,1836获举为拔贡,1837年中举,经历4次会试未中之後,终於在1845年中进士(为府城第一位进士),分发即补江苏知县而未赴任,再经诠选为候选六部主事,亦未就职,乞养返乡。
返乡後即出任台南海东书院山长,并与郑用锡、林国华、林占梅等地方菁英共同协办理团練劝捐事宜,以抵御林恭事变之蔓延。此外,他也劝募修建育婴堂、开元寺、义民祠、药王庙等公共设施,1864年(同治3年)为先後亡故的台湾道孔昭慈与洪毓琛(皆在戴潮春事变期间殉职)撰写签呈,向当局陈请专祠奉祀。居乡十余年间,潜心修养,事母至孝,乐善好施,处世谨慎,备受乡里敬重。晚年曾自撰挽联:「讀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学佛成仙皆幻想,终输我一天明月,万树梅花。」是他人生理想与生命境界的写照。
王国璠称「其文则径端言正,尽铲繁芜,得迹象浑然之旨;诗则荟萃众长,不师一代,有清妙之音,而无奥衍之病,诚东宁三百年来之大家也」(《台湾先贤着作提要》),诗文皆与其性格相符,有儒雅纯正、冲淡自然的特质,颇堪咀嚼回味。他的作品也保存了时代风貌与社会现实,例如〈蔗车赋〉描写糖廍中碾蔗制糖之一景、〈台阳腊除杂咏〉再现当时台人过年的习俗、〈咏自鸣钟〉则呈显当时知识菁英面对西洋新事物的心境,诸如此类,同时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施琼芳十分博学,着述甚丰,但是生前皆未出版,林豪曾为其编辑整理,经乙未兵燹而散佚过半,目前仅存《石兰山馆遗稿》,书中分为文钞、骈体文(含赋)、诗钞、试帖等,近世学者黄典权以清抄本进行点校,厘为22卷,1965年6月发表於《台南文化》第8卷1期之「施琼芳石兰山馆遗稿专辑」。1992年由台北的龙文出版社将清代手抄本与黄典权点校本合订出版,题为《石兰山馆遗稿》(共3册),後由施懿琳编校其所有诗作,收录於《全台诗?第伍册》(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2004)。
中文关键字: 台湾文学 , 台湾古典诗 , 台南文学
英文关键字Taiwan Literature , Taiwan Classical Poem , Tainan Literature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