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春
2011-12-03 09:45:50   来源:   点击:

    古典诗人,日治时期台湾民族运动参与者。原名资修,号南强,晚年又自号老秋。台湾台中人,受传统汉学教育。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孙,与其叔父痴仙同样热中古典诗之创作。年少时曾跟随广东人梁子嘉学诗3年,奠定深厚诗学基础,1899年(明治32年)即以咏乙未抗日相关人物之〈诸将〉6首扬名诗坛,时年仅19岁。1902年与叔父痴仙共同发起栎社,1911年梁启超应栎社之邀访台,对林幼春诗才赞赏有加,誉之为「海南才子」。1918年(大正7年)与栎社诗友共同创立「台湾文社」,发行《台湾文艺丛志》,以保存汉学为己任。

    1921年起与堂叔林献堂并肩协力,投入抗日民族运动。出任「台湾文化协会」协理、台湾民报社社长、「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专务理事等重要职务。由於对请愿运动介入甚深,导致在「治警事件」中被捕,与蔡惠如、蒋渭水等人被判刑入狱。1927年(昭和2年)以後由於抗日阵营的分化,逐渐淡出政治运动,晚年多蛰居家中养病,以诗棋自娱。由於抗日立场坚定,人格操守崇高,文学造诣精湛,对文化启蒙和政治运动的积极参与,使他在新、旧文学界都受到相当程度的敬重。大力支持新文学,抨击当时传统诗坛盛行藉击钵吟逢迎当道、博取名利之歪风,因此在台湾新旧文学反殖民抗议精神的传承上,可说扮演着承先启後的角色。生前常发表诗作於《台湾文艺丛志》、《台湾民报》、《台湾新民报》、《台湾诗荟》等报章杂志,但作品直到去世多年後,始由长子林培英编辑成《南强诗集》於1964年出版,全书收录诗作共400余首。

    《南强诗集》概分为4期:(一)1896-1905年为「青年潜伏时期」,日本领台的时代变局,强烈冲击年轻诗人的心灵世界,在苦闷无奈中,作品充塞着悲愤激切的情调。(二)1906-1919年为文学结社期,自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至1919年《台湾文艺丛志》的创刊,致力於文学结社以保存汉文化,作品多咏怀组诗与关切时事之作。(三)1920-1926年为政治活动时期,实际献身抗日运动,因「治警事件」而入狱服刑的系列作品,不但是本阶段最受瞩目的作品,事实上也是《南强诗集》压卷之作。不过,本时期另有描写台湾山川之美与特殊物产的作品,如〈狮山纪游杂咏〉五古7首、〈爱玉冻饮〉七古2首,声情流畅,都是不可忽视的佳篇。(四)1927-1939年为晚年养病时期,1927年台湾文化协会分裂之後,实际上已淡出政治活动场域,多蛰居家中养病。由於时局急遽恶化,本阶段林幼春诗作的最鲜明特徵,是源自难以遏抑的伤时之念,欲吐悲愤偏又无法直言的苦闷,层层积累为沉郁厚重、幽峭苍凉的诗风,感染力极强。

    林幼春诗才甚高,被誉为「日治时期台湾三大诗人」之一,张深切推崇他是「汉学界的台湾第一才子」,学者杨云萍则说他是「台湾四百年来最卓绝的诗人之一」,诗人陈虚谷更推崇其诗文成就是「台湾的最高峰」,杨逵则将他与赖和并称为「台湾新文学的两位开拓者」。战後中国大陆来台的学者,如徐复观、戴君仁、李渔叔等人,也分别从人格风范、作品精神、写作技巧等层面,给予高度肯定。诗作中性灵与气魄兼具,风格以激昂慷慨为最鲜明之特徵,至於其文采之美与遣词链句之精链,均可谓日治时期台湾传统诗坛之佼佼者,《南强诗集》可说是代表台湾古典文学「抗日」精神的典范之作。

    中文关键字: 台湾文学 , 台湾古典文学 , 台湾古典诗 , 南强诗集 , 治警事件

    英文关键字Taiwan Literature , Taiwan classical Literature , Taiwan classical poems

    参考资料

    1. *廖振富。2007。《台湾古典文学的时代刻痕:从晩清到二二八》。台北:国立编译馆。
    2. *廖振富。1996。〈栎社三家诗研究:林痴仙、林幼春、林献堂〉。博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延伸阅读

    1. *廖振富。2007。《台湾古典文学的时代刻痕:从晩清到二二八》。台北:国立编译馆。
    2. *廖振富。1996。〈栎社三家诗研究:林痴仙、林幼春、林献堂〉。博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
    3. *廖振富。2000。〈林幼春研究〉。《台湾文学学报》,1:131-166。
    4. *廖振富。1996。〈林幼春、赖和与台湾文学〉。《文学台湾》,17:177-214。。
    5. *杨翠。2002。〈裂缝与出口:试探日治时期台湾知识份子的精神构图:以林幼春、赖和为例〉。收於《中台湾古典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中:台中县文化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李潼
下一篇:林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