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投姐
2011-12-03 09:46:36   来源:   点击:

    清代发生在台南的一则民间故事。内容叙述一位台湾女子与来自中国泉州的商人(一说士兵)结为夫妻,商人说要去泉州作生意,将她所有积蓄骗走,却到中国另组家庭。女子一直在家乡守候,数年之後始知已被抛弃,愤而上吊自杀。死後魂魄无法安息,经常出现在林投树下,因而被称为「林投姐」,曾用冥纸向一小贩买肉粽,因而被发现是鬼魂,居民於是在树旁建一间小祠供奉,她才不出来吓人。後找到一人带她渡海寻夫,附身在丈夫身上,让他杀死妻儿之後并自杀身亡。

    清代台湾与中国商业贸易往来频繁,许多来自中国的商人游走於两岸之间,与台湾女子相恋经常始乱终弃,卷款潜逃返回中国,让台湾女子人财两失之事时有所闻;或说欺骗林投姐的是来自中国的少年士兵,士兵职务经常调动,与商人同样具有漂泊不定的特质,视台湾为暂居之地,与台湾女子相恋多抱持玩弄心态,因此时常发生始乱终弃、返回中国之事,这些都反映移民时期的特殊社会状况。其次,传说以当时随处可见的林投树为主题标的,并据此为主角命名,表现出台湾独特的地方色彩。另外,当地人集资建祠供奉林投姐,让无主孤魂有栖身之处,居民祭拜後又十分灵验,香火鼎盛,这样的情节架构表现出台湾民俗「万善祠」祭拜文化的延续;而林投姐的鬼魂只能在夜间出现,无法自行远渡重洋,她前往中国寻夫时必须有实体附着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必须拿香、伞或神主牌之类的东西供她的魂魄依附,还要呼叫名字以防走失,这些作法来自台湾民间信仰,且与台湾丧葬习俗相似,深具台湾地方色彩。

    「林投姐」同时也可以归类成负心汉故事类型。此类故事在台湾民间传统说唱戏曲中最为常见,剧中主角大多为书生,相较之下,「林投姐」的丈夫则是商人,也反映出台湾移民社会的价值观由重视仕宦、文教,转变成为重商,社会领导阶层也以富商为主,而非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士子,林投姐丈夫的身分非传统文人而为商人,反映出这种社会价值观与阶层结构的转变。

    「林投姐」与「周成过台湾」同为汉人来台拓垦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传说,也同为负心汉故事类型,两者都将中国来台商人重利轻义、背叛爱情或家庭的时代面貌反映出来,可相互呼应,受害者一在台湾,一在中国,同样都是女性,反映出移民社会的变迁动荡往往造成女性的伤害。

    中文关键字: 鬼故事 , 负心汉 , 移民故事 , 女性复仇

    参考资料

    1. *黄淑卿。2006。〈林投姐故事研究〉。硕士论文,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 *王钊芬。1994。〈「周成过台湾」故事的形成及演变〉。硕士论文,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3. *申秀玲。2002。〈「台湾四大奇案」:历年媒体互文及异变之研究〉。硕士论文,花莲师范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
    4. *张静茹。1997。〈叙事文学中的清代台湾妇女行为类型研究〉。硕士论文,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5. *张琬聆。2006。〈「林投姐」故事鬼魂文化研究〉。《东华中国文学研究》,4:147-170。
    6. 尹章义。1989。《台湾开发史研究》。「台湾研究丛刊」13。台北:联经。
    7. 曹永和。1979。《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台湾研究丛刊」。台北:联经。
    8. 陈孔立。1990。《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南强丛书」。福建:厦门大学。
    9. 黄仕忠。2000。《婚变,道德与文学:负心婚变母题研究》。「阳谷文丛」2。北京:人民文学。

    延伸阅读

    1. *片冈岩着,陈金田译。1987。〈林投姐〉。收於《台湾风俗志》。台北:众文。
    2. *朱锋。1989。〈林投姉〉。收於《台湾民间文学集》。李献璋编着。台北:龙文。
    3. *东方孝义。1942。〈林投姉〉。收於《台湾习俗》。台北:南天。
    4. *吴瀛涛。1977〈林投姐〉。《台湾民俗》。台北:众文。
    5. *连晓青主编。1972。《台湾四大奇案》。台北:国峯。
    6. 着者不详。1987。《清代台湾四大奇案》。台北:汉麟。
    7. 东海老人编着。1975。《台湾民间传奇》。台北:泰华堂。
    8. 章子卿。1979。《林投姐》。台北:联亚。
    9. 台湾画刊杂志社编。1982。《台湾民间故事》。「台湾画刊丛书」。台北:台湾画刊杂志社。
    10. 林藜。1991。《台湾传奇(一)》。「稻田台湾丛书」9。台北:稻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林双不
下一篇:林文月